核电大周期下的投资机会

由2011年日本“福岛”事件引发的核电投资下行周期已经结束,新一轮的核电行业投资周期正在来临。而在这一轮“核电大周期”中,投资者如何把握投资机会?​核电行业应该有两条主线。 ... ... ...

中国核电“走出去”的脚步在加速。​

7月19日,习近平主席出访拉美四国时,在与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进行会谈后,一致决定将中阿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共同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中阿双方的联合声明中,将“核电合作”事宜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事实上,今年年初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已在国际上多次“营销”中国核电,助力中国核能技术装备走向国际市场。而在国内,习近平主席及李克强总理都在不同场合表示,在采取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紧启动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
这些情况都说明,由2011年日本“福岛”事件引发的核电投资下行周期已经结束,新一轮的核电行业投资周期正在来临。而在这一轮“核电大周期”中,投资者如何把握投资机会?​

核电行业应该有两条主线:主线一是把握核电巨头上市的“资本运作”型机会,这涉及到核电巨头现有的A股平台,如中核集团的中核科技(000777)、东方锆业(002167)等。主线二是核电投资复苏带来的核电设备“需求增长”型机会,这涉及从大型锻铸件到堆内构件等9个具体领域,包括南风股份(300004)、丹甫股份(002366)、江苏神通(002438)等20余家上市公司。​

核电大周期来临:从国内到国际​

受2011年“福岛”事件的影响,全球核电发展都不同程度受阻,国内也是如此。虽然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国内陆陆续续仍有机组投产,但新机组审批以及开工处于停滞状态。​

对于本轮核电大周期的来临,齐鲁证券分析师王瑞的看法是:“一方面,随着过去中国野蛮式的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本届政府近期多次强调需要重启核电建设调整中国的能源结构;另一方面,核电建设属于政府擅长的基建投资范畴,能作为对冲经济下滑的阻尼器,因此可以认为核电行业投资周期正在来临。”​

高层对核电的推动成为本轮核电周期开启的重要因素——2014年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决定:在采取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紧启动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在3天后的2014年6月16日,国家能源局即开始学习贯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6次会议精神。​

事实上,与以往核电投资周期不同的是,中央领导关于本轮重启核电建设的思路不仅是在国内推进,更着眼于将中国核电作为高端装备推向国际市场。​

习近平在今年3月的欧洲之行中促成了中国在核能领域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并见证了中广核与法国电力公司在巴黎签署的合作协议。李克强则是在6月访英期间,中英双方就核电等领域签署《联合声明》,英方欢迎中国企业继续在英投资核电、高铁等项目。​
建设速度会有多快?​

核电大周期带来的核电建设速度以及相关设备需求量增长会有多快?​

可资参考的是,2014年5月16日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所确定的中期规划是:2015年运行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2000亿千瓦时;力争2017年底运行核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2800亿千瓦时。​

海通证券何继红的研究认为,全球核电发电平均占比已超10%,国内核电发电2020年占比才5%左右,东部沿海还有40台以上待建机组空间。目前国内核电运营加在建为4873万千瓦,后续年均6-8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对应年均800万千瓦)开工建设值得期待。​
齐鲁证券的测算则设定到2020年核电累计装机将达到6945万千瓦,按照这一累计装机量为基数,按照目前国产化程度1.2万元/千瓦的投资成本测算,截止到2020年核电行业投资额将达到8334亿元。​

“理论上作为投建一个百万级的核电站,建设期在5年,每年平均投入资金量24亿元。随着中核集团、中核建设、广核集团陆续IPO募集资金到位后,电站投建速度有望提升。”齐鲁证券王瑞如是认为。​

投资主线一:“资本运作”型机会​

厘清中国核电的上层整体规划后,投资者可把握的投资主线之一即是“资本运作”型机会。​
如前所述,在政策以及领导人在国际上大力“打广告”推荐的背景下,核电行业的周期性发展契机已经来临,但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和快速推进的力度,资金来源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核电站的建设本身需要大量的资本支出,这一资本支出需要长期的、稳定的现金流支撑。​

对于国内核电巨头而言,抢滩资本市场解决投资资金来源问题,是一个最为“靠谱”的选择,对于这一点,国内核电巨头早已了然于胸,并已经将计划付诸实施。​

今年5月5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旗下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IPO预披露,计划募资162亿元。几乎与此同时,广核集团在香港的IPO也在加速,有消息显示,该募资计划有望于2014年三季度实施,预计募集资金20亿美元。​

对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而言,除了参与上述IPO的申购以外,还可以更为现实的把握这些核电巨头在已有上市公司平台上的资产整合机会。中核集团旗下拥有包括中核科技、东方锆业、中核国际及在香港上市的中广核矿业(01164.HK)等公司,中电投旗下则可以关注吉电股份(000875)、上海电力(600021)、中电远达(600292)、漳泽电力(000767)等。​


投资主线二:“需求增长”型机会​

由于“资本运作”型的机会往往并不容易把握,“需求增长”型机会更被看好,在核电大周期的投资浪潮下,位于核电产业链核心位置的已上市公司将明显受益于需求端的快速增长。​

值得强调的是,由于核电投资具有长期性,核电的重启对于长周期以及短周期设备厂商的影响不尽相同。从短期确定性的角度而言,投资者可将更多注意力放在订单较为确定的短周期设备厂商上。​

核电设备的专业化程度极高,相关技术对大多数投资者也构成了分析上的门槛,核电设备所涉及的9个领域,这9大领域包括“大型铸锻件、汽轮机及发电机组、起重、堆内构件、阀门、仪控、铀资源、冷空通、材料”,除了铀资源的投资标的中核国际(02302.HK)为港股外,其余8个领域都有不少可选的优质A股投资标的。​


设备:短周期优于长周期​

在具体的核电设备标的选择上,短周期设备优于长周期设备的核心逻辑在于,长周期设备部分已提前招标,重启后新增订单很难超过前期高峰。​

招商证券的乔敏指出,长周期设备主要是制造周期在24个月以上的设备,多为主设备,包括压力容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系统、主管道、常规岛的三大机等。2014年预计新增项目长周期设备多数在2013年之前招标完毕,重新审批后订单增量有限。​

“从2007年至今核电项目招标进度来看,由于国内长周期设备产能有限,长周期设备提前招标,2009年为招标高峰,年招标项目包括意向超过15个,到2011年停止审批前,近12个前期项目已提前招标,虽然部分未计入生效订单,但短期之内重新开始审批的新项目很难带来长周期订单新增量。”乔敏如是认为。​

短周期设备面临的境况则完全不一样。​

短周期产品一般在开工前后半年左右招标。短周期设备与新增项目开工基本同步,订单弹性最佳。从这个角度出发,不少券商研究所都在本轮核电大周期重启之际推荐短周期设备龙头企业,其中江苏神通(002438)、中核科技、南风股份(300004)被普遍看好,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