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通信】“协”良好卫星资源,“同”民用大发展

公司从Thaicom购买协同1号12Gbps带宽,合同期限9.5年,每年支付800万美元。另一方面,中国电信租用公司1.7Gbps带宽网络,每年付给公司2360万美元,公司依此每年保证净利润1.12亿港元。(作者:程成) ...

【协同通信】“协”良好卫星资源,“同”民用大发展
分析师:程成

摘要

手握稀缺卫星通信带宽资源,市场需求旺盛

公司从Thaicom购买协同1号12Gbps带宽,合同期限9.5年,每年支付800万美元。另一方面,中国电信租用公司1.7Gbps带宽网络,每年付给公司2360万美元,公司依此每年保证净利润1.12亿港元,为业绩增厚之铺垫。

船舶等重点行业通信先行,2015年开始装备

公司卫星通信重要客户来自于船舶等特殊市场。我国共有106万艘渔船,31.6万远洋渔船,对卫星通信有一定需求。我们保守认为公司带宽能够为最多5万艘渔船提供通信服务(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预计公司2015财年(4月1日起)能够和1万艘渔船签订协议,“终端收入+话费收入”合计4.4亿港币,按照40%的净利润率估计,净利润估计1.76亿左右。

中期看点:4G卫星通信需求大、协同2号发射

邓普顿等投资公司看好公司4G卫星通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公司的三个地面站(北京、上海、广州,成本合约3000万美元)已经陆续改造。而牌照方面,股东中信集团和合作伙伴中国电信各有一张(全国共三张)。而需求端来看,中国电信潜在卫星电话客户400万个,对应带宽需求400G,随着协同2号的发射(已筹资39亿),公司可能获得中国1/4的客户资源,收入不可估量.

与上海北斗合作,共享客户资源

公司与上海北斗平台公司是战略合作伙伴,公司设备具有“GPS+北斗+通信”功能,优于单纯北斗的导航设备,在很多点上能找到合作契合点。在渔船管理方面,5万艘上海北斗的客户可能会有部分安装公司的设备,形成一定的替代(具体分成协议还未达成),双方并非是竞争关系。

投资建议:当前被低估,后期业绩超预期概率大,重点关注

公司传统业务保持稳定增长(2014年30%左右增速,对应净利润0.6亿港元),协同一号卫星相关业务呈爆发性增长。公司卫星资源稀缺且通过转售形成每年固定1.12个亿港元净利润,为业绩增厚做好铺垫。短期来看,渔船业务开拓形成1.76亿港元净利润;而2015-2016年,4G卫星通信成为增长点。总体看点如下:1、邓普顿(成本0.68HKD)、淡马锡投资入股;2、预计公司2015财年净利润0.6+1.12+1.76=3.48亿港元,且未来继续保持高增长;3、协同2号发射已筹资39亿,与长城集团签署协议。综上,我们认为公司中期合理市值3.48*20倍PE=69.6亿港元,对应股价1.08HKD,建议重点关注。
公司获多家战略投资者看好,映证公司价值所在。


除大股东王浙安12月16日增持公司股权后占比39.34%,前十大股东中有多位战略投资者。其中,UBS、邓普顿资产管理公司、明石投资、淡马锡控股以及中信集团,在各自协议完成的情况下,持股比例分为为6%、5.5%、5.1%以及10%。邓普顿、淡马锡均为国际知名投资者,投资业绩不俗。

风险提示

1、渔船市场的开拓慢于预期;2、协同2号发射失败的风险;3、我国未来通信卫星研发能力大幅提升,生产出可以与协同系列卫星竞争的产品。
正文: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公司简介及历史沿革



公司于2001年11月在香港成立,主营为专用通信网络方案的设计与研发,包括系统、设备及相关技术。
2003年,完成Citone集群通信系统研发,客户主要为政府机构、警察、军队、国家安全部门、政府应急办;
2006年,公司开始研发Witone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2007年,公司地面移动卫星高速通信系统、地面窄带数字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成功投入市场,并开始研发Ditone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2008年,Witone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开发完成,并组建实验网。同时,集团正式引入地面宽带移动卫星系统业务;
2009年,公司开始代销以色列RAYSAT公司卫星通信产品,正式步入通信卫星行业。
2012年,集团于香港主板上市,证券代码1613.HK;
2013年,公司收购IPSTAR在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于服务期内的频宽容量及频宽容量服务业务,并将IPSTAR-1卫星改名为“协同一号”。




股东持股情况

公司持股情况较为清晰,大股东王泽安最近增持后持有公司39.34%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引入了较多“志存高远”的战略投资者:邓普顿资产管理公司、明石投资、淡马锡控股以及中信集团,在各自协议完成的情况下,持股比例分为为6%、5.5%、5.1%以及10%。





公司战略投资者情况简要介绍:

1、明石投资旗下北斗产业基金,受总参的指导成立,专门投资于我国卫星事业,包括不限于北斗卫星系统、通信卫星系统;
2、Thaicom,协同一号的所有者,现阶段拥有3可通信卫星,是全亚洲最大的卫星通信运营商,未来给公司的海外市场提供无限想象;
3、邓普顿资管,2014年10月10日以0.68港元入股公司,是世界著名的价值投资者,投资成功案例不计其数。





公司业务介绍

公司2013财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收入1.74亿港元,较去年同比增长58.7%。业务分部收入从高至低依此为数字集群系统、协同一号业务、地面移动卫星、系统技术以及其他配件及组件业务,分别占到了总收入的47.7%、27.2%、14.3%、9.4%以及1.4%。


传统业务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为了满足政府机构和商业企业对公共安全及应急通信的需求,集团开发了Citone,Witone及Ditone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根据客户要求的不同,集团提供一系列可在直通网路,转信网络,单基站集群网络,单区域多重基站网络及多区域网络下运行的数字集群系统的核心组件。



数字集群系统能够使得不同用户之间实现有效通信,包括多名呼叫方之间的群组通信等。另外,集团提供的组件具有防水,防爆和节能设计,使得系统可以在恶劣或者紧急状况下使用。
应用方面,系统使用者应用一组特定的无线通信通道(频率资源)。系统提供指挥调度,数据传输,短消息发送及静态图片传输的功能,具有快速传输,网络稳定,优先通信,高度安全及可靠的特点。


地面移动卫星通信

公司提供具备不同卫星天线模式的不同地面移动卫星系统,包括地面移动低速卫星传输系统,地面移动卫星高速通信系统及地面机动高速数位卫星系统。


地面移动低速卫星传输系统:包括低速卫星天线调度中心,数据管理软件,网络管理中心,GPS及用户显示终端。公司提供的核心组件为低速卫星天线终端设施,可安装至用户的车辆上。该系统支持多卫星运行,并拥有数据传输,广播及定位管理功能。该产品体积小,易于安装,一般用于低速移动数据通信机位置确认服务。

地面移动卫星高速通信系统:主要包括地面卫星天线,卫星发射机及卫星接收器。公司提供的核心组件包括采购自美国供应商及以色列卫星天线供应商的卫星天线。该系统易于安装,操作简单。能够为有关车辆与控制中心之间传输数据,语音及视频提供广泛地域覆盖。地面移动卫星高速通信天线可以安装在车辆及船舶等移动物体上。


地面机动高速数位卫星系统:地面机动高速数位卫星系统包括地面卫星天线,卫星发射机,卫星接收器。该系统的核心组件包括采购自美国卫星天线供应商的地面卫星天线,可以安装在用户的车辆上。其功能与特点与地面移动卫星高速通信系统类似,唯独在静态模式下有所区别。


系统技术与其他产品


公司系统技术业务收入包括客户对非独家或独家使用若干技术专业知识及技术支付的特许费。这些技术包括移动通信系统声码技术,DQPSK调制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GMSK软解调技术等。


系统技术的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集团凭借自身研发能力按成本向客户提供系统技术。一些客户会委托集团进行研发设计,并按项目支付委聘费用。这部分技术包括数字集群安全技术,电子转杯热设计数据库,TCR-155/B基站分类改造项目等。


公司的其他产品包括可能为专用通信系统提供若干电子配件及组件,如卫星天线的配套发电机,手持终端等。


我们认为:公司传统业务今年较去年会相应增长30%左右,根据2014财年中报的份额,预计全年传统业务收入2.08亿元(=1.6*(1+30%)),对应净利润0.62亿港元(净利率按30%计算)


协同一号相关业务

业务背景:协同通信集团于2013年3月29日与Thaicom Public Company Limited附属公司IPSTAR Company Limited订立正式协议,收购IPSTAR在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于服务期内的频宽容量及频宽容量服务与宽带互联网连接传输及其他应用方案的使用权,并正式冠名为“协同一号”。

集团收购的资产包括:(1)该卫星在中国的总频宽容量,即7,598.5MHz;及(2)使用权,估值总额不少于5.33亿美元(约41.308亿港元)。



协同一号卫星:IPSTAR-1是一枚三轴稳定静止(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使用Ku波段频谱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其拥有84个点波束、8个扩增波束及3个成形波束,可用作双向通信,并有7个宽覆盖波束,用作广播。服务地区覆盖亚太区。该卫星采用Ka波段与网关进行通信。该卫星的载荷包括三种链路服务:前向链路、返回链路及广播链路。前向链路为用户提供网关之间互连,用于窄播服务。返回链路提供用户与网关之间的互连。广播链路提供由网关上行链路至区域广播范围的广播服务。

业务增长点:通过为客户提供卫星链路连接服务,增加现有卫星通信产品的销售;通过 IPSTAR的高性能及价格优势为集团吸引新客户,包括电信运营商和政府部门等,开展卫星带宽租赁业务。


业务模式:IPSTAR业务为中国的限制业务。协同通信集团选择了中电信卫星作为业务伙伴。中电信卫星通过经营及管理网关在中国进行IPSTAR业务并收取相关服务费。协同通信集团需要向中电信卫星提供频宽容量及频宽容量服务,并根据协议向中电信卫星收取费用。另外,集团也与IPSTAR订立了收入分成协议,集团在协议期内获得的收入与IPSTAR摊分,并与卖方共同承担业务风险。


公司卫星通信看点


协同一号,稳定盈利之利器


公司于2013年获得了泰国通信卫星IPSTAR在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于服务期内的频宽容量及频宽容量服务以及宽带互联网连接传输及其他应用方案的使用权。该颗卫星带宽共45G,公司获得了中国地区合计12G的带宽使用权,并将其命名为“协同一号”。该卫星2005年由泰国方面发射,是一颗Ka/Ku双波段的卫星。协同一号通信效率较高,通过Ka波段将信号传输至北京、上海以及广州的地面站,再由通过Ku波段将信号传输给用户,以解决Ka/Ku波段各自在通信上的缺陷。





公司为获得协同1号12G卫星通信带宽使用权,共支付8000万美元(约合6.2亿港元,相对于其他卫星通信宽带租用,成本只有十分之一),年均支付约800万美元。该颗卫星2014年报废,预计还有9.5年使用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将其中1.7G带宽转租给中国电信,并收取其588万美元/季度的使用费,一年合计2352万美元,完全覆盖了公司的使用权费用。

我们预计:仅转售收入每年就能保证(2360-800)*6*1.2=1.12亿港元,贡献净利1.12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信做为公司的合作伙伴是中国唯一拥有卫星电话牌照的运营商,其经营的1349号段为国内通信号码号段。未来双方还将合作卫星通信应用于4G的事项。同时,公司与以色列Gilat Network(国际著名的卫星应用领军企业)谈判,双方希望共同开发卫星通信应用于4G的领域。


附:拥有卫星落地运营牌照的公司:
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卫通公司
2、中信集团-中信网通公司
3、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卫通公司




船舶通信先行,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对于产品收益的落实,公司方面表示最看好船舶领域的应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中国拥有渔船106万艘,占到世界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31.6万(500吨级别以上,1000万造价,牌照600万)远洋渔船,市场空间相对于其他市场更广阔;


渔民需求较强,一般远洋捕捞出海时间在3个月以上,渔民如若有包月上网的途径,则可以排解远洋的不适。
导航系统需要形成回路,以及时反馈渔船位置信息,从而保证渔船的安全和高效管理;


技术上只能应用卫星通信,现在一般的传统通信基站的覆盖范围为6KM,无法满足人员通信需求。


对于该块市场,空间不可小觑:公司未来的盈利模式以“终端+月费“的形式实现,具体的方式是每艘渔船购买终端一部(18000元)+每月卫星通信话费2000元。对于一艘40人左右的渔船(500吨以上),人均成本才50元/月,卫星通信频道通过终端接受后可以应用Wi-Fi实现全船发放。

另外,公司卫星通信落地后将与中国电信组网,中国电信收取公司所得通话费用的14%,Thaicom收取8%,剩余78%归公司所有。卫星通信具有高毛利率的特点,因为行业具有的一定的垄断性质,亚洲卫星通信公司的净利率都保持在45%左右。


依据上述条件,可以推算:


保守估计2015年,公司在该块市场渔船安装率为1万艘,在仅计算远洋渔船的情况下:


终端销售收入=10000*18,000=180,000,000
卫星通信话费=10000*2000*12*(1-14%-8%)=187,200,000


2015年,该块业务收入可达到3.67(1.8+1.87)亿元(4.4港元),终端销售稳定后(市场空间仍然巨大,我们只是保守估计,预计每年将至少增加1万台),可以每年获得4.4亿港元左右的收入,折合净利约1.76亿港元。(考虑到未来可能的拓宽渠道带来的价格部分下降,按40%的净利率进行估计,亚洲卫星、亚太卫星的净利率均高于45%)。


另外,公司与上海北斗已经达成战略协议,未来将拖过上海北斗拓展自己的渔船业务,并给与对方一定的分成。现阶段,上海北斗已经装备渔船5万艘,公司产品因为是GPS+北斗+通信功能,所以相对于单纯的北斗系统效果更佳优异,所以未来公司的产品可能通过形成替代上海北斗装备的渔船而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协同二号,或再造一个协同


因为协同一号给公司带来的收入颇丰,且光是远洋渔船所需的带宽就在30G左右,所以公司考虑在2020年协同一号报废前与Thaicom共同发射“协同二号“卫星。公司现已经与长城集团签订协议,共同探讨“协同二号”的前期技术论证、发射总体规划以及结构规划。
中信银行为此次公司卫星发射授信25亿元,公司股权融资14亿,预计协同二号仍将采用Ka/Ku双频段,且具备带宽达到100G的能力。
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公司带宽的加大,可能将其产品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应急指挥领域、传统通信领域、野外探测领域以及交通设备Wi-Fi提供等。



石油化工行业

石油化工以及电力行业的信息化一直走在我国各行业的前端,对于石油行业的卫星通信主要用于:位置监控、轨迹查询、实时通信以及信息链路反馈。另一方面,卫星通信还可以配合集群通信形成多手段的解决方案。


应急指挥领域

该款领域可以与集群通信形成替代,弥补公司近期在集群通信领域销售额的下滑。
主要应用方向是:应急通信、为集群通信提供信号源、现场指挥用信号,另外图像及视频采集是卫星通信的一大优势。



该块业务我们预计未来将主要以政府订单为主。因为公司在专网集群通信领域已有渠道,所以未来销售渠道并不存在很大的问题。

卫星通信4G领域

卫星通信因为成本高,所以一般只用于传统通信手段无法覆盖或者稳定性不好的条件之下。但是随着我国卫星事业的发展、卫星成本的下降以及通信卫星带宽的提高,卫星通信将更多的应用在传统通信领域中安全性、优先级需求高的客户至上。




对于中国电信而言,其卫星通信的潜在客户为400万人,对应卫星通信带宽400G。公司未来目标是将其客货拓展到四分之一,也即是100万人,对应100G的带宽,未来该块收入不可估量。

风险提示

1、渔船市场的开拓慢于预期;2、协同2号发射失败的风险;3、我国未来通信卫星研发能力大幅提升,生产处可以替代协同系列卫星的产品。

投资建议

公司传统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今年30%左右增速,对应净利润0.6亿港元),协同一号卫星相关业务呈爆发性增长。公司卫星资源稀缺且通过转售形成每年固定1.12个亿港元净利润,为业绩增厚做好铺垫。短期来看,渔船业务开拓形成1.76亿港元净利润;而2015-2016年,4G卫星通信成为增长点。总体看点如下:1、邓普顿(成本0.68HKD)、淡马锡投资入股;2、预计公司2015财年净利润0.6+1.12+1.76=3.48亿港元,且未来继续保持高增长;3、协同2号发射已筹资39亿,与长城集团签署协议。综上,我们认为公司中期合理市值3.48*20倍PE=69.6亿港元,对应股价1.08HKD,建议重点关注。
(来自国信通信)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