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解密首富李嘉诚商业帝国创世纪

作为亚洲首富,李嘉诚的一举一动都备受海内外媒体的关注。拆分港灯上市、抛售内地物业、减持A股长园集团、屈臣氏合并百佳观望上市时机等,李首富的每一个动作都引发市场热议。(作者:格隆汇整理) ...

【阅读】解密首富李嘉诚商业帝国创世纪

作者:格隆汇整理


 

作为亚洲首富,李嘉诚的一举一动都备受海内外媒体的关注。拆分港灯上市、抛售内地物业、减持A股长园集团、抛售百佳超市(之后打消出售念头),之后屈臣氏合并百佳观望上市时机,李首富的每一个动作都引发市场热议。


上周五,李嘉诚更是公布一则重磅消息,他准备将旗下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实业,00001.HK)与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和记黄埔,00013.HK)进行重组,成立两家新的公司——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和”)和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地”),预计上半年完成。重组完成后,长和集团将成为规模更为庞大的的跨国企业,业务遍及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长地集团则将成为香港最大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之一和最大的上市酒店业主营运商,在香港拥有具领导地位的市场占有率,业务深入中国内地、足迹遍及全球。

一时间各种猜测、议论甚嚣尘上,看空中国经济、撤资等猜测纷至沓来。

不过,作为最精明的商人,李嘉诚的这一安排别有深意,李嘉诚一手打下的商业帝国将迎来新的起点。

本期港股那点事将分享李嘉诚白手兴家的历史,带大家回顾一下李嘉诚从穷人到首富的奋斗历史。

李嘉诚起家——长江实业

悲惨童年经历

每一位亚洲富豪都有一个辛酸的童年,李嘉诚也不例外。

上世纪30年代,由于时局混乱,广东潮汕动荡不已,大批潮汕人转战香港谋生,李经云便是其中之一。临终前,他告诫长子李嘉诚三句话:"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

1943年,李经云撒手人寰,他或许没有想到,在这三句话的激励下,儿子缔造出了撼动世界的财富神话。

父亲去世之后,14岁的李嘉诚告别学业,肩负起照顾家庭的重任。

从茶楼伙计做起 底层服务积攒为人之道

最初,他在茶楼做伙计,每日15小时的工作时间,磨练着这个少年的心智。
李嘉诚后来回忆起这段岁月时说:"我披星戴月地上班,万家灯火时归家。当时觉得,能睡个三天三夜是莫大的福分。"在这样一份底层行业里服务,让李嘉诚学会了察言观色,为他今后在商业活动中谙熟地处理人情世故埋下了伏笔。


不可否认,李嘉诚的成功与他富有的长辈们不无关系。其舅舅的家族当时拥有香港中南钟表有限公司。在舅舅的公司工作,让他拓展了商业视野。而与舅舅的女儿庄月明的婚姻被很多人认为是让李嘉诚成为当时的二流大亨的重要条件。

获庄家支持 迅速成就塑胶花大王!

在李嘉诚构筑其庞大商业帝国的道路上,有两个不可忽视的人物。第一个便是庄明月,她既是李嘉诚的妻子,也是其表妹。庄明月的家族在香港是典型的富豪阶层,拥有直至今日都极负盛名的香港中南钟表有限公司。相比自己的表妹,李嘉诚的身世显得落魄坎坷。

在庄明月母亲的鼎力支持下,李嘉诚开始了起步之旅。众所周知李嘉诚靠经营长江塑胶厂起家,但这家工厂事实上属于庄明月家族。在庄家的财力支持下,李嘉诚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制造商。

在李嘉诚事业的初创阶段,婚姻是他成功的重要基石--在某种程度上说,李嘉诚当时所经营的企业,事实上是属于他妻子的家族。根据一位老友透露,李嘉诚的岳母也曾给这位女婿提供过额外的经济支持。

资金&敏锐商业嗅觉均不可少

20世纪40年代,塑胶工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李嘉诚在推销五金制品的同时,已经敏锐地感到塑胶制品的巨大机会。起初,塑胶制品是奢侈品,但随着原料价格的大幅下跌,李嘉诚意识到,塑胶制品将成为廉价的大众消费品。商人的骨子里总是孕育着蠢蠢欲动的创业因子。1950年,李嘉诚瞅准时机,创立长江塑胶厂,生产塑胶花。

上世纪50年代,是有限的生活水平与膨胀的欲望并存的年代。塑胶花就如同这个转轨时代的象征--价格低廉且漂亮实用。迅速占领香港市场后,凭借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李嘉诚靠批发贸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出口商、制造商,其产品远销欧美。

仅仅依靠塑胶花,李嘉诚就得以跻身香港巨富行列。只是,在当时的"商界"看来,就算做到再大名气,做塑胶花的商人也不过是小贩,"塑胶花大王"的称呼,多少有轻视的意味。

捞到第一桶金 李嘉诚期待变革!

拜经济发展所赐,1951年的香港,人口才过200万,但10年之后其人口数量就逼近300万,增幅近50%。人口增多和经济持续发展,不仅使住宅需求量暴涨,更致使大量的办公楼、写字楼、商业铺位、工业厂房急缺。偏偏,香港是个地势狭小且多山的地区。

抓住楼市机遇

瞅准这一时机,1958年,李嘉诚在香港繁盛的工业区--北角购地兴建了一座12层的工业大厦。两年后,他又在新兴工业区--港岛东北角的柴湾兴建工业大厦,两座大厦的面积共计12万平方英尺。

大厦落成之际,正遇香港物业价格大涨。李嘉诚断定房地产行业在香港将大有可为。由此,便开始循序渐进地将资金部署到房地产市场。

审时度势 高卖低买 加持物业行业

之后的几年,经过狂炒的香港房地产曾一度狂跌。秉承着商人特有的"别人恐惧时贪婪"的智慧,李嘉诚用低价大量收购了地皮和旧楼,在观塘、柴湾及黄竹坑等地兴建厂房,用来出租。没过几年,炒房风暴平息,大批离港的商家回流,房产价格再次水涨船高。

彼时,李嘉诚将廉价收购的房产高额抛售,并转而购买具有潜力的地皮。这些地皮他并不出售,而是用来兴建楼宇。到20世纪70年代初,李嘉诚已拥有楼宇面积630万平方英尺,出租物业35万平方英尺,每年单是收租,就能赚取400万港元。
顺风顺水的李嘉诚此时表现出成功商人稳健的一面。在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过程中,资金再紧,他宁可少建或不建,也不卖期房或加速建房进度。此外,李嘉诚 尽量不向银行抵押贷款,或会同银行向用户提供按揭。他始终坚信,收租物业虽不像建楼卖楼那样牟取暴利,却有稳定的租金收入。时间愈往后移,物业增值便愈能 显现出来。

长实上市 一跃成为"华资地产五虎将"

1971年6月,李嘉诚正式成立了负责地产业务的"长江置业有限公司"。次年7月易名为长江实业[14.33%](集团)有限公司。彼时香港股市一派兴旺,4个月后,"长实"在香港"骑牛上市",一跃成为"华资地产五虎将"之一。

实际上,李嘉诚人生的转折点并不是从塑胶行业投身房地产,而是他利用长实6.93亿港元的资产,控制了价值超过50亿港元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这则"小蛇吞大象"的商业奇迹,让李嘉诚成为首位入驻英资财团的华人,更奠定了李嘉诚在香港企业界教父级的地位。

李嘉诚事业另一重大转折点——收购和黄

提到收购和记黄埔这一香港历史上最令人震惊的投资案,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宗九龙仓收购事件。

收购和黄之贵人包玉刚

香港证券史上经典商战——九龙仓收购与反收购大战

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曾有人断言:谁拥有了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港绝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和过海轮渡。此言的确不虚,当时九龙仓的产业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还拥有酒店、大厦、有轨电车等优质产业。九龙仓的资源丰厚程度,在当时,让港岛所有商贾垂涎欲滴。江河日下怡和系已逾百年历史的“九龙仓”,本是一家彻头彻尾的英资企业,由凯瑟克家族的“保罗?渣打”爵士在1886年创立,资本结构上又隶属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系”,与香港置地并称为“怡和双翼”。怡和的掌门人同时又兼任九龙仓董事局,可见九龙仓在怡和系的举足轻重。

然而,作为英资的怡和系对中国府却心存芥蒂,在“九七过渡”问题上始终抱有悲观态度,改而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在香港的势力范围日渐衰微。到1976年12月底,怡和只持有约5%的九龙仓股份,和3%的香港置地股份,达到历史最低比率。在怡和系的执掌下,九龙仓虽先后建有海港城、海洋中心大厦等著名物业,但在经营方式上却不足称道。他们固守着用自有资金兴建楼宇的理念,只租不售,造成资金回流缓慢,使得集团陷入财危机。为解危机,大量出售债券套取现金,又使得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贬值,将自己一步步逼向绝境。然而,另有华商才俊却看中了九龙仓的前景……

当时,与港岛中区隔海相望的尖沙咀正在成为香港的旅游商业区,火车总站东迁后,九龙仓把货运业务迁到葵涌和半岛西,腾出来的地皮可用于发展商业大厦。李嘉(李嘉博客,李嘉新闻,李嘉说吧)诚曾赞叹:九龙仓的创始人以如此低廉的价格获得这块风水宝地,如今水涨船高,身价百倍……这为日后李超人掀起九龙仓股票收购战役,埋下了伏笔。早年,九龙仓货仓迁出的旧址将成为九龙地王,而九龙仓股票却被一直被市面低估,若合理开发前景必定辉煌。嗅觉灵敏的李超人当然也看在眼里……

起初,李嘉诚一直以香港置地为竞争对手,后来九龙仓却引发他更大的胃口。1977年12月中旬,敏感的财经评论家对九龙仓进行分析,以《九龙仓业务开始蜕变》为题,指出九龙仓集团如能充分利用其土地资源,未来10年可以出现年增长20%的良好势头。该评论家还预测时价13.5元的九龙仓股,将是1978年的热门股。这位评论家与李嘉诚在九龙仓的问题上英雄所见略同,不过一个在明处大造舆论,一个在暗处大量吸纳九龙仓的股票。李嘉诚曾多次构想,若由他主持九龙仓旧址的地产开发,绝不至于陷于如此困境。

实际上,李嘉诚真正发迹靠的就是地产股市,他之所以看好九龙仓的股票,正是因为该集团不善经营造成股价偏低。精于地产股票的李嘉诚算过一笔细账:1977年年末和1978年年初,九龙仓股市价在13-14港元之间。九龙仓发行股票不到1亿股,就是说它的股票总市值还不到14亿港元。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当时同一地区地拍卖落槌价,每平方英尺以6000-7000港元计算,九仓股票的实际价值应为每股50港元。九龙仓旧址地盘若加以合理发展,价值更是不菲,即使以高于时价的5倍价钱买下九仓股也是合算的。

经过充分论证之后,李嘉诚不动声色,买下约2000万股散户持有的九仓股。这个数目,无论对李嘉诚还是对怡和系,都是一个敏感而关键的界限。李嘉诚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他通过智囊了解到,一贯被称为怡和两翼的九龙仓和香港置地在控股结构上并非平等关系,怡和控股置地,置地控股九龙仓,香港置地实际拥有九龙仓不到20%的股权。经过测算,李嘉诚持有的九龙仓股份约占到九龙仓总股数的20%,这意味着,目前九龙仓的最大股东将不是怡和系的凯瑟克家族,而是李嘉诚。这为李嘉诚进而购得九龙仓,与怡和在股市公开较量铺平了道路。购得九龙仓,无疑使李嘉诚的老对手香港置地断臂折翼。

当时,那位料事如神的财经评论家的言论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李嘉诚吸纳九龙仓股,是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进行。九龙仓成交额开始骤升,引起证券分析员的关注,嗅觉敏锐的职业炒家介入,一时间,大户小户纷纷出马,加上股市流言四起,到1978年3月,九龙仓股价急速窜到每股46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这已和九龙仓每股实际估值相当接近了。”李嘉诚暗想。

这时候,李嘉诚持有的九龙仓还不满2000万股,他不得不等股价回落,以稍低的价格将九龙仓增至20%的水平。按照《公司法》,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是其控有的股份在50%以上。否则被收购方反收购,会使收购方的计划前功尽弃。现在九仓股票的股价已被炒高,要想增购到51%的水平,非李嘉诚的财力所能及。入主九龙仓董事局的路程,对李嘉诚来说还十分艰巨。

转瞬间,九龙仓的老板已经在布置反收购,到市面上高价收购散户所持的九龙仓股,以增强其对九龙仓的控股能力。实际上,怡和的现金储备也不足以增购到绝对安全的水平,慌忙之中,向香港第一财团英资“汇丰银行”求救。据说汇丰掌门人沈弼亲自出马斡旋,奉劝李嘉诚放弃收购九龙仓。

李嘉诚审时度势,认为不宜同时树立怡和、汇丰两个强敌,日后长江实业的发展,还期望获得汇丰的支持。即便不从长计谋,就谈眼下,如果扫了汇丰的面子,汇丰必定贷款支持怡和,收购九龙仓将会是一场黄粱美梦。权衡之下,李嘉诚最终答应沈弼停止收购。此时,李嘉诚已收购到近2000万股。是否是九龙仓最大股东,李自己也摸不清楚,因为怡和一方尚未透露增购后的持股数。当然,这只是当时股市风传的一则“小道新闻”。事后曾有记者询问汇丰斡旋是否属实,李嘉诚与沈弼均矢口否认。

然而,骤雨初歇狂风又至,另一位重量级人物加入了战局。

包爵士欲夺九龙仓

李超人停止收购,包爵士闻风而动。结果是李嘉诚成全船王,随后引发轰动一时的九龙仓战役。李嘉诚退出了收购,引来八方强(方强博客,方强新闻,方强说吧)手介入角逐,其中一位,就是赫赫有名的包玉刚。
20世纪80年代中期,李嘉诚坐上香港首席富豪的宝座,可在当时,李嘉诚论实力和声誉都还比不上包爵士。据1977年吉普逊船舶经纪公司的记录,世界十大船王排座次,包玉刚稳坐第一把交椅。

包玉刚起念减船登陆,并非一时冲动。1973年的石油危机,促使英国开发北海油田,美国重新开发本土油田,同时,亚洲拉美都有油田相继投入开采。这样,世界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将减少,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油轮闲置。油轮是包氏船队的主力,包氏从油轮闲置,联想到世界性的造船热,预示一场空前的航运低潮将会来临。“先知先觉”的包氏准备套取现金投资新产业,他瞄准的产业正是香港百业中前景最诱人的房地产。李嘉诚虽然不清楚包玉刚吸纳九龙仓股是作为一般性的长期投资,还是有意控得九龙仓?但他可以肯定包玉刚对九龙仓会感兴趣。九龙仓码头迁址,新建的码头气势更宏伟、设备更现代化。执世界航运业之牛耳的船王包玉刚,何尝不愿拥有与其航运相配套的业务。在华人商界,论实力,论与银行业的关系,能与怡和抗衡的,非包玉刚莫属。李嘉诚权衡得失,已胸有成竹,决定把球踢给包玉刚,预料包玉刚得球后会奋力直捣龙门。于是,就有了接下来这场香港商界史上最著名的秘会。

李嘉诚&包玉刚 两巨头密斟

1978年8月底的一天下午,两位华商俊杰在中环的文华酒店一间幽静的雅阁会晤。一位是具有学者风范的未来地王李嘉诚,另一位是洋溢着海派作风的登陆船王包玉刚。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文华酒店正是怡和旗下产业,然而现在,两位华商俊杰却坐在怡和的酒店里密谋起“怡和之翼”九龙仓的前途命运。李嘉诚秘密约见包玉刚,包猜想他一定有要事相商,在当时他们二人的私交并不甚密。包玉刚欲减船登陆,苦于无门,当他将目标瞄准九龙仓却发现李嘉诚已捷足先登。九龙仓对包氏来说,实在至关重要,它的码头货仓有利他发展海上航运;它的地盘物业,可供他在陆地大展拳脚。

经过简短的寒暄,李嘉诚即开门见山地表达了想把手中拥有的九龙仓1000万股转让给包玉刚的意思。转让?包玉刚想,天上没有掉下来的好事。包玉刚低头稍加思索,便悟出了李嘉诚的精明之处。

李嘉诚很清楚包玉刚的情况,知道他需要什么。用包玉刚所需要的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这一‘转让’,可真是一家便宜两家的好事。” 对包玉刚而言,可以从李嘉诚手中接受九龙仓1000万股,再加上他原来所拥有的部分股票,已经可以与怡和洋行进行公开竞购。如果收购成功,他就可以稳稳地控制资产雄厚的九龙仓。而对李嘉诚来说,他以10~30元的市价买了九龙仓股票而以30多元脱手给包玉刚,一下子就获利数千万元。更为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包玉刚搭桥,从汇丰银行那里承接和记黄埔的股票9000万股,一旦达到目的,和记黄埔的董事会则非李嘉诚莫属。

这真是只有李嘉诚这样的脑袋才想得出来的主意!

包玉刚在心里不禁暗暗佩服这位比自己小但精明过人的地产界新贵。
没有太多的解释,没有冗长的说明,更没有喋喋不休的讨价还价,两个同样精明的人一拍即合,秘密地订下了一个同样精明的协议:李嘉诚把手中的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以三亿多的价钱,转让给包玉刚。包玉刚协助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承接和记黄埔的9000万股股票。” 一个决定两家英资企业命运的历史性协议,在华商两强低声细语中顺利达成。

船王负创取胜,置地含笑断腕

1978年9月5日,包玉刚正式宣布他本人及家族已购入20%左右九龙仓股票。怡和与九龙仓不得不吸收包玉刚和其二女婿吴光正加入九龙仓董事局。(按照《公司法》,持股16%的股东即可成为当然董事)。包玉刚初战告捷,李嘉诚功不可没。

之后,李嘉诚又继续将手头剩余的九龙仓股转让给包玉刚,据多份报章估计,李嘉诚在一进一出之间,获纯利五千九百多万港元。怡和那边,九龙仓董事局纽璧坚视包氏父婿这两位新任董事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曾多次发生摩擦,包玉刚则不断暗中吸纳九龙仓股,使其控有的股权增至30%,大大超过九龙仓的控股公司香港置地,身兼三家公司的纽璧坚大为惊惶:包玉刚吞并九龙仓之意“昭然若揭”。

1980年6月中旬大战终于暴发。趁包玉刚赴欧参加会议之际,纽璧坚突发袭击,正式挑起九龙仓大战。部署香港置地采取换股之法,试图将其持股权增至49%。具体做法是将价值100元的置地股换取市价77元的九龙仓股。条件十分诱人,股民蜂拥而至。若香港置地控得49%的股权,包氏是无论如何也购不满51%的绝对股权,香港置地只需再踏半步,即可击碎包玉刚的“吞并美梦”。

电光石光间,包玉刚闻讯急忙返港部署反收购。他首先获得汇丰银行的22亿港元贷款保证,紧接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105元的现金吸收散户手中九龙仓,目标也是49%。105元的现金,比被九龙仓股票抬高了的价值100元的置地股更加诱人。星期一开市不到2小时,包玉刚一下子付出21亿现金购足2000万股,使控股权达到49%,获得了这场战役的决胜权。
纽璧坚见大势已去,索性将香港置地控有的九龙仓1000多万股转让给包玉刚,香港置地套现获利7亿多港元,至此,包玉刚在九龙仓的控股量已超越绝对多数。包玉刚成功夺得九龙仓,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故有人称“船王负创取胜,置地含笑断腕”。

这场被后来奉为传奇的“联手”,直接导演九龙仓从一家英资巨擘变为船王的家族企业,又间接促成了李超人成功吞并另一家英资巨擘“和记黄浦”,使得英资在香港的势力格局渐成溃败之势。仅从这一点而言,“九龙仓一役”可谓香港经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