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VS蓝筹,风口争夺战!

成长与蓝筹的风口争夺,已迎来关键时间点。2014年四季度大蓝筹轻盈飞舞情形,一度让成长股相形见绌。而对于2015年谁将主导A股行情一直争议不断。到底今年谁会抢夺市场风头呢?(作者:刘小西) ...

成长VS蓝筹,风口争夺战!
作者:刘小西


成长与蓝筹的风口争夺,已迎来关键时间点。2014年四季度大蓝筹轻盈飞舞情形,一度让成长股相形见绌。不过,1月6日,创业板迎来报复性反弹,飙涨5.12%;1月7日,大盘股试图抢夺风头未取得实质性效果;1月8日,小盘股再次爆发,截至收盘创业板收涨1.21%,诱多还是反转?

其实,对于2015年谁将主导A股行情一直争议不断。有市场人士认为,下一阶段市场风口仍在大盘蓝筹股,中小市值股票的杀跌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也有市场人士认为,成长股才是A股的真正希望之所在,要逐渐加大对成长股的配置力度。

风口争夺

虽然目前股市依然非常红火,但是与2014年末的“疯牛”相比已经消停了很多。当基本面低迷的煤炭、钢铁股纷纷大幅补涨的时候,意味着本轮周期股热情达到了较高水平,随着周期板块轮到结束,后市的分化调整在所难免。

1月6日,A股再现宽幅震荡,市场热点骤然切换,前期快速上涨的蓝筹股明显表现羸弱,而部分具备较好成长性的中小盘股重回主力视野,推动深陷杀跌重灾区的创业板暴涨5.12%。

1月7日,市场表现温温不火,截至收盘,沪指报3373.95点,涨幅0.67%,创业板报1523.39点,跌幅1.07%,券商带头冲锋、有色金属、交运板块、互联网金融涨幅居前;

1月8日,沪指高台跳水跌逾2%,券商板块领跌,创业板却迅速崛起,盘中一度大涨2.36%。截止收盘上证指数最终收跌2.39%,创业板收涨1.21%。风格的反复切换难免让投资者对2015年谁将抢占风口的猜测。

有市场人士认为,2015年行情主线仍在蓝筹。主要逻辑为:1.蓝筹股经过了持续多年的估值下行后,目前其所隐含的投资收益率无论是相对成长股还是相对债券、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均具有一定的投资吸引力;2.未来随着A股与国际市场的联系逐渐增强乃至A股纳入国际指数等,国际机构投资者将逐步加大投资A股的力度,引领市场风格转向价值投资,因此蓝筹股将成为2015年A股市场最重要的标的。

易天富金融基金研究中心却认为,由权重板块轮涨推动的指数第一阶段的上涨已经进入尾声,市场风格可能再次转向小盘成长股,投资者可在近期逢低积极布局。

自2014年7月开始,伴随着牛市周期逻辑的加强,增量资金入市力度明显增加,而新增资金则表现出了对低估值蓝筹股的强烈偏好,券商、保险、银行、军工、一路一带、电力、农业、交运、钢铁、地产等低估值、低估价板块轮番上涨,估值得到了明显修复,例如证券股2014年PB估值已经回到了3倍以上,银行股2014年PB估值也达到了1倍,建筑股估值也有7-8倍PE回升到15倍PE以上。

谁将脱颖而出?

其实,经过2014年4季度蓝筹权重股的大幅上涨,A股市场总体的估值修复过程已部分完成,甚至部分大盘股的估值已经出现泡沫的迹象,小盘股有基本面的,已经进入可投资区,中盘股则处于估值洼地。

周期股资金流向出现明显差异,当前市场热点仍然以周期股为主,只不过资金更加青睐前期涨幅不大品种的潜在补涨机会。2015年的前两个交易日,在采掘、汽车、传媒、交通运输、有色金属等五大板块领涨的同时,非银金融、房地产、银行等前期涨幅居前的板块开始滞涨,这也反映出市场板块轮动已经从一线蓝筹向二线蓝筹扩展。

上海博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策略师莫泰山表示,无法避免对本轮行情性质的争议。有人认为本轮行情没有经济基本面的支撑,是经济下行过程中货币宽松推动的衰退式牛市类似于1996-2001年的情形;另一种观点认为,本轮行情类似于2009年美国的情形,先有货币的宽松,成功帮助经济完成去杠杆,然后有实体经济的稳健复苏,行情持续时间会比较长,走得会比较健康,以目前看来,还很难对两种判断做出取舍。

他认为,2015年是个好年份,将为投资人提供较为丰富的投资机会。机会来自于能受益于改革红利的群体,例如国企改革、土地改革等;来自于受益于货币宽松的利率敏感型行业,也包括那些低估值、高分红率的蓝筹股;来自于中国全球化的升级版,包括受益于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的群体;还来自于受益于转型、能穿越估值限制的真正成长企业。

2015年,我们认为投资者风格偏好更加均衡,蓝筹股和成长股均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一种风格主导市场的特征在2015年出现的可能性偏小。

大量的中等市值蓝筹股股价表现明显落后,估值总体合理甚至低估,其中不乏基本面优良、改善空间较大的企业,在国企改革等因素的催化下正在迎来大的机会;同时部分有基本面支持的成长股在经过前期调整之后,也开始重新进入了可投资区域。




来源:老虎财经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