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华为搅局全球云服务市场,未来将鹿死谁手?

2019年05月03日 18时05分

格隆汇5月2日丨5月1日,一位朋友在微信上给我讲,说他要购买云电脑,还顺手捎给我了一张截图。据图片显示,经济型的云电脑29.8元/每月,标准型的云电脑59.8元/月。

后来,我回应他称,“你很Nice,其实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云电脑,你就开始购买服务了,非常时尚~”

这里,我要普及下云电脑的基本概念。云电脑,顾名思义,就是干掉实体电脑。连好网络、显示终端(包括电视、投影仪、或是其他终端设备)及鼠标键盘,通过云端处理桌面、数据、应用等访问。所有的操作都在云端,云端的操作会以画面的形式回传到本地显示器上,这一形式对于显示终端的设备性能没有任何要求。

其实,云电脑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整整10余年了。为何此前迟迟不能普及或大范围应用?原因很简单,网速太慢,导致本地计算和云端计算,延时太长。

未来5G时代来了,网速比原来快100倍,延时等问题就迎刃而解。其实,只要接入20M的宽带,就基本能满足简单的云电脑处理。现在,不少用户特别是商旅人士出差,就带上一个折叠小键盘和无线鼠标就OK,到时候处理事务依靠云电脑就行了!

未来,折叠屏手机=电脑的趋势或许会愈加明显。因为手机本身也是显示终端,且折叠屏手机的屏幕较大,并且可以还连接鼠标以及键盘,妥妥地就是一台随处可用的移动电脑。

目前,中国也只有华为在做云电脑。或许,全球的PC厂商应该会更加紧张,毕竟实体电脑也可以被颠覆。但这根本无法想象的变局背后是由云服务来支撑的。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目前全球云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以飨读者。

3月底,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发布报告称,2019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的规模预计将从2018年的1824亿美元增长17.5%至2143亿美元。

报告还预计,在公有云服务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细分市场将是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预计2019年将从2018年的305亿美元增长27.5%至389亿美元。平台即服务(PaaS)获得了第二高的增长速度,将达到21.8%。

(来源:Gartner)

Gartner公司还预计,到今年年底,超过30%的技术提供商的新软件投资战略将从“云优先”转向“只打造云服务”。而到2022年,云服务行业的增长速度将是整体IT服务增速的近三倍。目前,近19%的云服务预算用于与云相关的服务,如云服务咨询、实施、迁移和托管服务。而到2022年,Gartner公司预计,这一比例将升至28%。

全球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并且增速还非常之快,全球巨头们早早就看到了其中的机会,现在竞争异常激烈。

4月24日,微软发布新财报,其总营收为305.71亿美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为88.09亿美元,同比增长19%。从业务营收看出,云计算与游戏业务成为微软业务营收增长的“最大功臣”。

在云业务方面,Azure的收入飙升了73%。而包括Azure、Office 365和LinkedIn的商业使用的微软的整个“商业云”,营收则为96亿美元,同比增长41%。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云业务的靓丽表现,让微软第二日大涨3.31%,市值一举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成为苹果和亚马逊之后第3个突破万亿美元的科技企业。

另一家,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同样交出一份依赖云增长实现的财报。根据亚马逊在美国时间4月25日交出的今年第一季度“成绩单”,该公司实现了史上最好的季度净利润——35.6亿美元。提振亚马逊利润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其云计算部门。

从占比看,AWS(亚马逊提供的云计算服务)贡献了当季约一半的营业利润,约为22.2亿美元。

如果全球范围来看,从云服务营收上来看,亚马逊AWS无疑是全球的霸主,2018年取得了256.5亿美元。其余前4强是微软AZURE、谷歌云、阿里云、IBM,2018年相关营收分别为135亿美元、68亿美元、213亿元人民币、31亿美元。

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亚马逊,战略眼光独到,早于2002年就开始布局云计算。到现在,已经有17年的历史,销售规模也已经突破250亿美元之巨。

目前,全球前3大云服务商的区域布局远超其余厂商。其中,亚马逊AWS分布在190多个国家,在20个区拥有61个可用区域,并计划再增加12个可用区域以及再扩大4个地区。而微软的Azure分布在54个地区,每个地区托管2-3个数据中心,估计有135个可用区域。谷歌云平台则分布在18个地区,拥有55个可用区域。

抛开前三大巨头,在亚太市场,阿里云无疑是最大的霸主。

4月24日,市场研究和咨询机构Gartner发布2018年IT服务市场报告,在公共云基础设施领域,阿里云2018年在亚太市场达到19.6%,比2017年增加了4.7个百分点,连续第二年成为亚太市场第一并稳居前球前三。2018年同期,亚太市场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市场份额为11%和8%。

在全球范围内,阿里云开创了华北1、华北2、华北3等19个地域节点56个可用区。阿里云也是唯一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开设数据中心。

国内市场方面来看,据市场调研公司IDC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阿里云公有云市场份额达到43%稳居第一,腾讯云占11.2%居于第二,而运营商中国电信的市场份额位于第三名,占7.4%。

不管是全球、亚太以及国内市场,阿里云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并且也是国内第一家进入云计算领域的高科技企业。

早在2009年,阿里巴巴就斥资5.4亿元人民币现金,分两期购买当时国内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供应商——中国万网在中国运营的股权。万网是做域名和虚拟主机起家的,与新网在市场上平分秋色。这次收购,为阿里收获了大量的中小企业资源。

一开始,阿里云对标的就是亚马逊。阿里在毫无信心的背景下不计成本地投入,同时万网的虚拟主机业务和市场上多数的传统机房IDC业务被成本低廉、扩展性好、安全级别高、全后台一键操作等优势逐渐整合完毕,阿里云在B级市场上一路高歌猛进,逢山开路、遇水修桥,在市场上小有名声了,而C级市场的腾讯依然没有开启云计算计划。

2009首届“双11”购物狂欢节上,阿里云就开始显露身手。“双11”从首届的0.5亿元到2018年的2135亿元的巨大计算峰值全部由阿里云独立支撑,淘宝、天猫、支付宝、菜鸟包裹等25.6万笔/秒计算,使阿里云的名声和实战能力与亚马逊AWS可以媲美,双十一每次报出几分几秒成交额,都是在为阿里云做着广告。

然而,腾讯却是后者后觉,不过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以及积累的大量数据,上来的很快,目前在中国云服务市场排名第二。不过,腾讯云主要的优势是集中在游戏、社交、视频等C端市场。

后来,全球云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也让腾讯感受了压力。在重压之下,腾讯主动求变,在去年做出了人事结构的大调整。毕竟要干一番事业,得先给枪和弹药。

2018年10月,腾讯公布了6年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由先前的七大事业部调整为六个。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新的CSIG事业群将整合腾讯云、互联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和LBS等行业解决方案。

对此,外界一致认为,这将是腾讯在ToB领域的一次重要动作。腾讯入局云服务将会成为未来10年腾讯业务拓展的重中之重。

BAT除了阿里和腾讯,百度也在云服务市场加码。今年3月,汉得信息(300170. SZ)宣布引入战略投资者百度。据公告显示,实际控制人陈迪清、范建震向百度转让5.26%上市公司股权,并在两年内将另5%股权的表决权委托给百度行使。

百度战略入股汉得信息,意在向百度云打入汉得的行业客户,谋占行业云服务市场。毕竟汉得信息是各大云厂商在企业服务市场重要的合作伙伴。

按照2018年6月的数据,百度云占据中国市场份额屈居第8,仅为3.3%。

其实,百度云之后,还有一个身影就是华为,中国市场份额仅为2.3%,位列第9。在全球范围来看,华为云都被列入“others”这一栏。

那么,华为云真的就这么不堪一击,被全球其他巨头吊打?

华为在云服务市场上的布局,姗姗来迟,不仅比阿里巴巴、腾讯慢,居然也比百度还要晚。

2017年8月,华为把公有云业务从IT产品线剥离出来,成立云服务部门Cloud BU,成为一级部门。那时,国内已经被切走了7成的市场份额。

当年,华为的动作,还是让其它实力更为强劲的竞争对手为之一振。毕竟,华为在某个领域要专心做份事业,还没有不成功的。

对于出手云服务市场,此前在华为内部有巨大的争议。其一,华为做云服务,会与自己的合作伙伴正面竞争,比如与运营商抢占蛋糕;其二,技术路线问题。对于具体要重点发力公有云,还是私有云,一直争论不休。也就是两个原因,让华为布局云服务市场姗姗来迟。

华为闪电出击之后,果真在短时间内收获颇丰。在2017年公布的华为云伙伴总数超过2000家,年销售收入为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2亿元左右。到2018年上半年,华为云收入增长7倍。

另据2018年华为财报显示,华为云已上线超过160个云服务和140多个解决方案,全球发展合作伙伴超过6000家。其中,华为云在智慧城市、制造、医疗、家庭、物流、园区、汽车、互联网等八大领域交付实施了200余个大型项目。

服务区域上,华为云已经在全球23个地理区域运营40个可用区,预计到2019年底,华为云海外市场布局或将超过中国其他云计算厂商。

此后,华为继续在云服务市场调兵遣将,砸钱砸资源。

2018年底,华为对ICT(信息和通信)基础设施业务进行了梳理和优化,将公有云、私有云、AI、大数据、计算、存储、IoT 等与IT强相关的产业重组为“计算与云”产业群,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Cloud & AI产品与服务”。

今年一季度,华为又将IoT、私有云团队并入了Cloud BU,在2018年年报中有所体现。

云服务是一场变革,华为在未来的担任的角色也将转换,之前是产品方案解决商,后将转型为服务供应商。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打过一个比方:华为云就是另外一个荣耀。类似荣耀品牌在华为终端中专攻线上市场的定位,华为云的使命则是华为让企业客户能通过线上购买各类云服务。

对于未来能否赢得商业战场上仅剩的几个胜利者,华为云总裁郑叶来就曾表示“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云是最容易复制、起规模的一个市场。”

那么,华为又具备哪些优势,确保能够真正地后来居上呢?

第一,华为本身就是做To B业务的,客户服务是优势。

郑叶来之前曾一针见血:“不能用互联网跑马圈地的思维理解2B业务。”

华为云的业务逻辑和互联网公司有着本质不同:互联网企业大多从To C业务起家,依靠单一模式进行规模用户扩张,通过摊低成本打造流量入口,进入To B业务会发现挣钱越来越难。而华为本身就是做To B业务起家的,客户服务是优势,只是商业模式从卖产品变成了卖服务。

原来,企业客户是点对点地线下购买华为的服务器、存储、计算能力,华为云则是用在线方式把华为30多年打造的基础设施提供给企业客户。

第二,华为本身就是全球布局,已经拉开了一张大网。

以后,在一个点去布局,压根就不要向其他云服务厂商需要重新设立数据中心、架设服务器等。华为的全球布局已经为华为云铺平了道路。

第三,终端业务助力品牌的提升。

今年一季度的手机出货量,三星和苹果纷纷下滑,而华为逆势爆增50%。在欧洲、南美洲、甚至在非常,到处都是华为手机的广告屏,很少有客户不知道华为的。消费终端的靓丽表现,将助力To B业务的增长。

华为布局及加码云服务,成为了全球该领域最不确定的因素。因为没人能知道华为云能不能在几年之内把排在它前面的云计算厂商也纷纷拉下马。这就像智能手机,前些年,华为还是无名之辈,短短几年超越苹果,今年就可以冲击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厂商的头衔。

华为,5G时代的一个璀璨的明星。如果华为云能够崛起,同样在它产业链上也将具备非常大的投资机会,这一点值得重点关注。

当然,作为国人,除了华为云,也希望阿里云、腾讯云,还有其他国内厂商均能加码竞争,去全球市场去攻城略地,拿下更多的市场份额。毕竟,云服务市场是未来国与国科技竞争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骚年们,加油向前冲吧!

相关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