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货币政策传导的问题?

理论上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从定义上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作者:中信债券 明明

来源:明晰笔谈

正文

理论上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从定义上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尽管学术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各持己见、众说纷纭,目前主流观点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类:其一,利率传导机制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市场上货币供大于求,导致实际利率的下降,从而提高人们的投资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总产出的目标;其二,信用传导机制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非通过实际利率的变化,而是以银行借贷方式,通过增加贷款的供给,从而提高投资水平最终传导至总产出;其三,非货币资产价格传递途径强调资产相对价格与真实经济之间的关系,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通过降低利率来影响资产价格,上升的资产价格会吸引投资,从而增加总产出;其四,汇率传递机制以平价定理为基,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影响会从利率传导到汇率,引起汇率的下降,增加一国的净出口来增加总产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传统渠道是利率渠道和信用渠道,但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步伐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逐渐由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转变。货币政策工具作为央行兑现政策来调节市场的武器,主要分为两大类:其一,数量型是通过货币政策的传统三大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市场上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来影响利率;其二,价格型是在管制放松、汇率与利率之间的传导通道被打通背景下,通过调节汇率和基准利率来通过影响资金流动间接地或直接地调节利率。在我们之前的报告《对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推演》中,详细介绍了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历史与发展,本文将稍作梳理。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逐步放开利率管制,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权提高,以广义货币量为中介目标进行监控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利率在市场监控中的地位不断加重,货币政策框架也逐步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价格型框架转变。

image.png

为什么当前的货币政策传导不畅

在2017年末至2018年前一段时间,金融机构主动去杠杆的背景下,央行一直保持着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4月始,货币政策以“定向降准”为转点,开始重点关照扶持小微企业,一定程度上确保资金流向。但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并不通畅,6月央行通过扩大MLF担保品范围、再次定向降准并出台正式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深化金融服务并法治化“债转股”。6月27央行政策货币委员会2018年第二季度例会认,流动性定调由“合理稳定”向“合理充裕”转变。7月央行下调MPA结构性参数以减轻银行MPA端广义信贷的考核压力、8月发改委重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等措施均未能阻止社融数据的持续回落。8月金稳会从稳货币、强联合、防风险等方面提出要求。目前紧信用现状尚未得到改善。

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经济、金融数据表现不佳。经济数据方面,2018年9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经济数据,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与预期持平。1-8月份同比增长5.3%,低于预期与前值。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速回落,集体企业下滑收窄。从累计数据看,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低于预期与前值,延续回落趋势。固定资产投资下滑明显,基建投资成最大拖累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放缓,住宅投资回落。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0%,增速较上月回升0.2%;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9.3%,与前值持平。8月份消费略超预期上行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引发的必需品需求走强影响和价格变动效应,升级类消费和可选消费仍然未见改善动力,需求仍较疲弱。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1%。金融数据方面,2018年7月末M2余额177.62万亿元,同比增长8.5%;当月新增人民币信贷1.45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04万亿元,存量187.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7月在政策着力于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撑作用的前提下,M2如期反弹,社融和信贷数据具有明显回暖。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800亿元,高于预期与前值;社会融资规模15200亿元,高于预期与前值;8月M2同比、M1货币供应同比与M0货币供应同比均低于预期与前值。存款不足、成本高,监管指标的内生限制和实体经济风险的增加都将压制社融和信贷的增长,预计后续金融数据的改善尚需时日。

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不畅的根本是宏观总量与微观信贷的关系失衡,而深究其失衡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供给方面,二是需求方面。从供给侧来看,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表外资产回归表内加之大量不良资产消耗银行资本,并在“三去”改革背景下,企业从去年的“被动去杠杆”过渡到“主动去杠杆”阶段,中小企业违约可能性上升,银行信贷提供能力有限,风险偏好下降。因此尽管货币政策较为宽松,但资金并没有流入目标企业,而是在银行间市场不断积聚,而中小企业则存在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这将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金融改革的目标实现。从需求侧来看,内需乏力无法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再扩建,同时,在经营风险较大、防范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小微企业变得更加保守,不愿意以高成本借贷资金进行扩张。即使央行实施宽货币政策,企业的投资不足与金融机构的信贷意愿缺乏使得目前信用仍处于紧张状态。这种广义的货币政策传导问题并无法仅仅依靠货币宽松来解决。

货币政策不应孤军奋战

从金融危机到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之间,我国经济经历了3次宽松周期,分别发生在2008年、2011年、2015年。在这三个周期中,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最为迅速,但金融与经济数据的回温还需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半年人民银行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与此同时,存贷款基准利率也有下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2007年底进行四次下调,从4.14%至2008年底的2.25%,一年期贷款利率从2008年9月至年底连降五次,从年初的7.47%到年底的5.31%。股市很快就对货币政策做出了反映,于08年5月反弹,社会融资稍有滞后于10月反弹。2008年底,国家推出“四万亿”的投资计划,积极的财政政策叠加宽松的货币环境,社会上流动性泛滥。社会消费零售从2009年2月开始回升,并伴随着社融的第二轮强劲扩张。非房地产投资同比从2009年3月开始超过房地产投资同比并上升,经济逐渐企稳。

2011经济下滑主要是受房地产和基建的拖累。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经济各项指标快速回落,CPI当月同比和PPI全部工业品当月同比先后于2012年9月降至最低,工业增加值同比下滑。央行从2011年底开始降准,货币政策转向,房地产投资开始回温。为帮扶小微企业11月出台了提高营业税起征点等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2012年1月1日在上海试点营改增,股市在2012年1月开始反弹上涨; 2012年2月和5月央行分别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消费、社融均自2月开始转向上行;6月和7月央行两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准备金率。房地产对货币政策反应较社融与消费更为灵敏,而社融和消费的双双变动说明社融的扩张还需强劲的内需支持。2012年后,经济开始企稳,但仍需要维持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引导经济。

2014年11月到2015年,央行降低了6次存贷款利率,2015年至2016年期间,央行降低了6次准备金率,社融波动明显,但投资2015年底之前仍维持持续滑落趋势。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提出并在2016年全面着力推进,社融与投资的强劲反弹。

从三次宽松周期可以看出,降息往往和降准同步,此外,货币政策的传导往往具有延迟性,而且需要财政政策的配合引导从数量工具角度而言,货币政策向利率传导的有效性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而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程度在下降,以2007-2008年为例,虽然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M1和M2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此外,房地产投资和社会融资基本同步变动,大部分融资都流入了房地产行业,而非房地产投资则被压缩。例如2009年上半年,房地产的反弹带动了固定资产总投资的大幅增长,但是后期尽管房地产市场持续强劲,但固定资产总投资仍出现明显下行。因此,比保持宽货币政策更重要的是需要其他政策配合引导货币的流向。

image.png

政策传导需要多管齐下

与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不畅的两方面因素对应,政策也需要从这两方面着手改善紧信用局势。从供给端看,我们曾阐述过,现阶段金融机构已从监管推动进入了一种自我去杠杆的阶段,今年以来整个市场情绪已经出现变化。从现阶段看,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下降,预期更加保守,而且长期来看,在防范金融风险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将出现很强的自我约束。只有市场的信心恢复,才能看到融资条件的改善,因此政策重心需要放在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动力。此外,即使金融机构愿意放开信贷,也需政策引导资金定向进入小微企业,从而解决就业并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涌入房地产等行业导致物价上涨。从需求端看,现阶段消费疲软,财政政策应该更为积极,比如适当加大基础建设投入,但政策重心应放在结构性改革上才能使经济健康稳定增长。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降成本目标尚未达成,中小微企业面临着成本高、销售乏力,生存环境恶劣和居民消费能力有限等一系列问题。这需要从财政、监管、产业层面共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最终推动经济复苏。

债市策略

尽管目前宽货币到宽信用的通道迟迟尚未打通,但是从政策方面来看,陆续出台的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对经济有一定提振作用。今年以来,持续推进的增值税改革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都将引导实体经济提质增效。8月28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报告称,下一步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增强政策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要在结构调整方面发挥更多作用,包括减税降费、保持财政支出的强度,此外,还将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督促和指导地方加快新增债券发行节奏,保障必要的在建工程项目建设。在货币、财政、监管和供给侧改革等方面的共同努力推动下,政策效果仍需等待。政策效果尚需时日,在此期间,我们认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震荡回落至3.4%-3.6%区间。

信用债点评

市场利率

9月21日,债券收益率中端上行,短端下行。其中AAA中票1Y下行1BP,3Y上行1BP,5Y下行1BP;AA中票1Y下行1BP、3Y上行1BP、5Y下行1BP;AA-中票1Y下行1BP、3Y上行3BP、5Y上行2BP。

评级关注

(1)【龙建投资:取消发行“18龙建投资MTN001”】

9月21日,柳州市龙建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告称,由于市场出现波动,经公司与簿记管理人协商一致决定择时重新发行2018年第一期中期票据。(新闻来源:柳州市龙建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8龙建投资MTN001

(2)【余姚城投:取消发行4亿元“18余姚城投MTN003”】

9月21日,余姚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公告称,鉴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公司与簿记管理人协商一致后决定取消发行2018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调整后的发行安排将另行公告,规模4亿元。(新闻来源:余姚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8余姚城投MTN003

(3)【富通集团: 取消发行5亿元“18富通SCP005”】

9月21日,富通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由于近期市场波动,经与簿记管理人协商一致,公司决定取消发行2018年度第五期超短期融资券,择时重新发行,规模5亿元。(新闻来源:富通集团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8富通SCP005

(4)【涪陵交通:变更“18涪陵交通MTN002”募集资金用途】

9月21日,重庆市涪陵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变更2018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募集资金用途。(新闻来源:重庆市涪陵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8涪陵交通MTN002

(5)【国裕物流:公司及下属子公司银行贷款逾期及欠息共计11.7亿元】

9月21日,国裕物流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银行贷款逾期及欠息共计11.7亿元。(新闻来源:武汉国裕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5国裕物流CP001、15国裕物流CP002

(6)【池州建投:高管人事发生变动】

9月21日,池州建投公告称,高管人事发生变动。此次人事变更对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新闻来源:池州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6池州城投MTN001、17池州城投MTN001

(7)【TCL集团:2018年累计新增借款超过上年末净资产20%】

9月21日,TCL集团公告称,2018年累计新增借款超过上年末净资产20%。(新闻来源: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6TCL01、16TCL02、16TCL03、17TCL01、17TCL02、18TCL01、18TCL02

(8)【中国诚通控股:2018年发行债券、其他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累计超过上年末净资产10%】

9月21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2018年发行债券、其他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累计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的10%。(新闻来源: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7诚通控股MTN001、16诚通控股MTN002、18诚通03、18诚通02、18诚通控股MTN001、18诚通01、17诚通控股MTN004

(9)【无锡国联发展: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动】

9月21日,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动。(新闻来源: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6国联01、16国联02、18国联G1

(10)【博源控股:涉及三起诉讼,不会对偿债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9月21日,内蒙古博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涉及三起诉讼,与新华信托保证合同纠纷、与平安银行债券交易纠纷案、与北京实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企业借款纠纷。三起案件均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偿债能力产生重大影响。(新闻来源:内蒙古博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告)

相关债券:12博源MTN1、13博源MTN001、16博源SCP001

(11)【杭州正才控股集团:董事及总经理人员发生变动】

9月21日,杭州正才控股集团公告称,董事及总经理人员变动。(新闻来源:杭州正才控股集团公告)

相关债券:16正才05、16正才03、16正才06、16正才04、16正才02、18正才SCP002、18正才SCP001

可转债点评

9月21日转债市场,平价指数收于82.00点,上涨2.19%,转债指数收于101.43点,上涨0.77%。93支上市可交易转债,除电气转债横盘,铁汉转债停牌外,80支上涨,11支下跌。其中兄弟转债(3.95)、康泰转债(3.94%)、东财转债(2.19%)领涨,久其转债(-0.71%)、迪龙转债(-0.59%)、机电转债(-0.35%)领跌。93支可转债正股,除蓝盾股份、艾华集团横盘,铁汉生态停牌外,84支上涨,6支下跌。其中,赣锋锂业(10.00%)、康泰生物(4.97%)、金禾实业(4.36%)领涨,中航机电(-1.64%)、特一药业(-0.68%)、澳洋顺昌(-0.62)领跌。

上周五沪深两市同向变动,尾盘上证综指上涨2.50%,深证成指上涨2.13%。上周转债市场受情绪边际修复拉动中证转债指数录得不小涨幅,但指数上涨的背后主要来自于权重银行标的表现不俗,其余多数标的实则乏陈可善,成交量也并未出现明显上升趋势。截止目前转债指数YTD基本收平表现优于正股,个券表现来看分化进一步趋严,而上周股票市场开启放量反弹,市场整体情绪有所修复,但此边际改善短期还需一定时间传导至转债市场,因此我们站在当下时点从转债市场内生指标出发对四季度进行展望。三季度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更有耐心维持中性仓位,其背后的核心原因一方面来自于正股市场的持续波动,另一方面来自于转债自身偏高的转股溢价率,前期溢价率处于目标区间内具备充足短期弹性的个券数量一直维持在低位,且不少个券绝对价格偏高并未给投资者提供太多布局机会,而伴随着上周市场的修复不管是整体股性估值还是满足目标区间的个券数量都有所改善,为四季度转债表现提供支撑。与此同时,转债整体绝对价格也维持在相对低位,在存在提前赎回线这一天然天花板的大背景下后市绝对涨幅空间足够充足,债性估值也于上周出现触底反弹迹象。另一方面,三季度受正股持续调整影响不少转债标的发布下修预案,其中也出现预案股东大会被否的案例,上周兄弟转债也大幅下调转股价,但从三季度下修转债的表现来看投资者对条款博弈的参与度有所降低,这也符合我们一直强调的条款博弈存在较高不确定性不需过度关注。综合来看,我们对转债市场四季度多一分乐观,其背后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股票市场的起稳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二是转债估值较前期有所改善,三是仍有不少正股资质较优新券即将发行,为市场提供更多机会。落地至策略层面短期内整体策略上依旧无需冒进,具体仓位高低还需进一步观察弹性标的数量,但鉴于市场情绪有所回暖,边际上可以更加积极有为,值得一提的是当下流动性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因此大银行转债不失为主要配置标的的选择。四季度来看建议持续关注市场的beta机会以及受益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相关板块个券。择券层面建议关注转股溢价率处于目标区间内标的以及新上市个券,具体标的建议关注三一转债、崇达转债、景旺转债、曙光转债、新凤转债、安井转债、新泉转债、艾华转债、国祯转债、星源转债以及银行转债。

风险提示:个券相关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利率债

2018年9月20日,银银间质押回购加权利率大体下行,隔夜、7天、14天、21天分别变动了-9.85bps、-4.96bps、9.07bps、-2.13bps至2.56%、2.66%、2.87%、3.10%。当日国债收益大体下跌,1年期、3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分别变动2.12BP、0.89BP、1.55BP、2.76BP至3.03%、3.36%、3.52%、3.70%。上证综指收涨1.15%至2686.58,深证成指收涨0.65%至8163.76,创业板指收涨0.40%至1391.28。

周四央行净回笼300亿元,开展400亿元7天、300亿元14天逆回购操作,当日有100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央行公告称,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700亿元逆回购操作。

【流动性动态监测】我们对市场流动性情况进行跟踪,观测2017年开年来至今流动性的“投与收”。增量方面,我们根据逆回购、SLF、MLF等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国库现金定存等规模计算总投放量;减量方面,我们根据2018年3月对比2016年12月M0累计增加4388.8亿元,外汇占款累计下降4473.2亿元、财政存款累计增加5562.4亿元,粗略估计通过居民取现、外占下降和税收流失的流动性,并考虑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计算每日流动性减少总量。同时,我们对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进行监控。

image.png

(说明:2018年1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254.5亿元,其中7天31.80亿元,利率为3.5%;1个月222.70亿元,利率为3.85%。2018年2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273.8亿元,其中隔夜1.5亿元,利率为3.35%;7天105亿元,利率为3.5%;1个月167.3亿元,利率为3.85%。截至2月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213.4亿元。2018年3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540.6亿元,其中未开展隔夜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利率为3.40%;7天217.2亿元,利率为3.55%;1个月323.4亿元,利率为3.90%。截至3月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482.1亿元。2018年4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467亿元,其中隔夜10亿元,利率为3.4%;7天355亿元,利率为3.55%;1个月102亿元,利率为3.9%。截至4月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390.60亿元。2018年5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347.6亿元,其中隔夜120亿元,利率为3.4%;7天121.6亿元,利率为3.55%;1个月106亿元,利率为3.9%。2018年6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610.3亿元,其中隔夜0亿元,利率为3.4%;7天288.8亿元,利率为3.55%;1个月321.5亿元,利率为3.9%。2018年7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36.9亿元,其中隔夜5亿元,利率为3.4%;7天15.1亿元,利率为3.55%;1个月16.8亿元,利率为3.9%。截至7月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36.9亿元。)

image.png

可转债

市场动态image.png

债券市场

image.pngimage.png

衍生品市场

image.png

外汇市场

image.png

海外市场

image.png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