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天问:现在能愉快地建仓了吗?

2016年股市开局不利,不少人经历了金融海啸以来最惨痛的新年开局。

作者:@安扬

2016年股市开局不利,不少人经历了金融海啸以来最惨痛的新年开局。截止1月18日收市,恒指比2015年12月31日的收盘价跌去12.2%,国企股指数重挫15.4%。那些借助融资杠杆购买了大量高贝塔股票的朋友,跌幅更是分分钟远超过上述两只指数。

最近一段时间,经纪部门的同事们一半时间在帮客户散货,另一半时间充当心理医生。然而,同事们蹩脚的股坛心理医术,能否真正让客户们平静下来,冷静地处理后续的交易,实属难以判断。

我挺惊讶于身边这些香港经纪人的心理素质。很多人自己的仓也出现亏损,但是仍然是要保持平静,向客户提出专业的投资建议,优先处理客户的指令。另外还要谈笑风生,安抚不时出现的悲观情绪。最后还得看紧自己的投资组合,避免回家被老婆罚跪搓板。

老实说,在这个市况中,如何向客户提供建议挑战最大。因为同事说的每句话,极有可能这一分钟被奉为圭臬,下一分钟就会被骂个狗血喷头。有同事上香港的电台做股评,说准了,就会有股民会打电话过来感谢,但总是一贯回复:赚了钱不用分我,下次我说错的时候,你多担待,在街上不要打我脸就行。

1月19日,中国2015年的经济数据出炉,港股先是暴跌,午后又出现戏剧性反弹。正如近期每次反弹一样,我们常常被问到的两个问题是:1.现在该割肉了吗?2. 现在是不是入市的良机?

Clipboard Image.png

不用想,问第一条问题的,是已经出现较大亏损的投资者;问第二条问题的是,是那些仓位较低,还有新钱准备投入的投资者。客户往往要的是很简洁的答案:到底是买还是卖?代码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真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因为每个人的投资阅历、年龄、收入、总体财富、风险偏好、交易频率、对于未来生活的规划等等不同,答案会完全不同。

首先,出现巨额亏损的股票,需要割肉吗?

碰到这个问题,建议投资者反问自己三个问题:

1、你用于投资股票的钱,是否即使全部亏光也不会影响你和家人的生活?

2、你在买入股票之前,是否进行过详细的财务分析、行业分析和估值分析,经过分析仍然觉得它估值便宜而且有较大爆发潜力才买入?

3、现在割肉之后,是否有更好的投资标的可以值得换仓?

通常如果投资者能迅速对上述问题给出比较明确的答案,那么就会对下一步的操作比较有信心。

Clipboard Image.png

去年开始涌来香港炒港股的内地朋友中,往往对第1个问题都能给出肯定的回答,但是对于第2、3个问题,很多人会犹豫得多。比如对于2,有心的港股顾问曾经总结了这些内地朋友的持仓原因:

A.有朋友建议买入,而朋友“据说”又是从“局内人”听到的好消息,该股股价会被拉升至XX位置;

B.该公司正在搞重组,有可能会装入内地的资产或是收购境外的资产;

C.这个公司尽管在香港没人知道,但在内地很有名,自己特别看好。

对于A,我通常会对客户说:如果真有好消息,到连你我都知道的地步时,基本上可以肯定,对方是需要解放军来解救了。

对于B,初涉港股的亲们有必要了解的是:在香港,资产重组、股份分拆或是行业并购未必就一定是好事——香港市场上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他们只有一个判断标准,这个事件对于小股东是否有利?而且在香港市场,通常机构投资者对于某个事件的分析是比较一致的。一旦他们发现这个事件对自己没有好处,第一时间就会卖出股票,一走了之。

对于C,不妨用行家的话来回复:让人感觉差的公司未必就一定是不好的股票,让人感觉好的公司也未必是会让你赚钱的好股票——关键还要看现在的股价是否完全反映了公司基本情况。

再回到问题3,很多股民并不能深刻的理解,总觉得自己现在割了肉,亏损就是板上钉钉了,不割的话,还有机会反弹——其实他们忽略了一点,当手中的股票从100元暴跌至50元的时候,实际上,投资者的问题已经不是“是否应该等股价从50元反弹到100元”,而应该是“我如何用好剩余的这50元去做更好的投资”?如果经过慎重分析,认为接下来原先的股票会大幅反弹,就可以守;但是如果发掘出反弹潜力更高的股票,就应该立即换仓。

Clipboard Image.png

其次,现在是入市的良机吗?

这同样也是和投资者个人的财富管理规划息息相关的。如果是一个真正的长线投资者,建议将重心转到选股,寻找那些估值便宜而且有较强增长潜力的股票,而不必过于在乎大市的升升跌跌,整天疲于追逐大市的波段。

如果是喜欢每周甚至每天交易的投资者,老实说,目前的市况可能有点尴尬。

从基本面来看,放眼全球,几乎没有令人振奋的宏观经济层面信息,可以支持港股上扬。美国加息,理论上香港也将面临流动性紧缩操作需求(近期港币偏弱从侧面映证了这一点);从中国的宏观经济来看,目前的GDP增长显然不足以支持牛市即将来临的判断;至于香港本地经济,不论是房地产市场还是消费市场,均出现疲态。考虑到恒生指数中,金融板块和房地产板块权重占比较大,实再很难给出市场基本面会扭转的信号。

从技术上来看,港股更是没有显著见底迹象。尽管1月19日港股出现反弹,但并没有技术上的有效突破,相反,如果再次掉头,将有机会出现比此前更大幅度的落差。

身边大部分香港经纪人都在劝客户止盈,或是减仓静观其变——尽管这么做也意味着他们的佣金也会减少,但他们深知,从长远来看,只有帮助客户保住财富实力,才有可能长远地留住客户。

最后,港股是个良好的投资品种吗?

能耐着性子看到这里的朋友,其实对于是否要投资港股已经不存疑问。但从过去一段时间来看,这的确是令不少客户纠结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去年刚刚涉足港股的内地投资者,不少人被下半年的市场表现摧毁了信心。

Clipboard Image.png

很多人认为A股在高估值泡沫中出现回调,可以接受,但港股一直被认为是估值偏低的市场,却也出现重挫,在心态上有些接受不了。其实,即便是去年4-5月的股市上升期间,对于该不该投资港股,很多内地朋友的看法也是大相径庭。

有人投了港股心灰意冷,觉得还是A股容易赚钱;也有人在香港越战越勇,认为港股比A股更容易赚钱。背后的原因很多,往往与个人阅历、经验、投资风格以及信息采取渠道有相当大的关系。

举例来说,那些在内地长期做一级市场的大客户,往往会觉得港股不容易赚(操)钱(纵);但为了分散个人资产的市场风险,又需要把相当部分的资产挪出内地,所以常常需要分仓给香港的基金经理打理。

对于那些没有太多信息资源的散户来说,情况则有些许复杂,往往在判断投资机会的时候夹杂了一些个人情绪——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唱衰香港,唱空香港经济和股市,就俨然成了财经媒体的热衷话题。这种情况,或多或少影响到投资者的理性判断。

特别去年开始,一些投资界人士也开始掺和进来,对港股抱怨甚多。微信朋友圈也传阅着类似“港股,你被谁抛弃”这样的话题。这让不少散户觉得,香港似乎并不是一个良好的投资场所。

这些带负面情绪的文章大致有几类:有些认为港股被外资扭曲了定价权;有些认为香港本身经济如GDP已无足轻重,因此连带港股也不值得玩;还有的认为在香港,好公司的市盈率偏低,市值太小……因此香港不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地方。

这些文章都忽略了一个恒久不变的投资事实:市场永远是对的,永远不要跟市场作对!如果你觉得市场出错,请参照前一句话。

另外,大家还要紧记老祖宗的一句老话:入乡随俗。

Clipboard Image.png

作为一个资金来去完全自由的国际金融市场,香港的游戏规则和A股完全不同。如果不能按照这里的“习俗”操盘,而是生搬硬套A股的游戏规律,甚至听到夺取“定价权”的口号,一激动就一哄而上,实属危险之举,很大概率是会接着出现“一哄而散”的局面。

到底港股是否值得投资呢?这篇小小的随笔其实很难展开。但长期的港股交易经验告诉我们,是金子,在香港也一定会发光——虽然你不能预期它会发出太阳般的光芒,但你可以巧用香港的各种工具把这种光芒不断放大。

比如腾讯,在香港默默无闻了许多年,但一旦被海外资金认可,便出现持续的资金流入,市值迅速突破了万亿大关。而且近几年来,它的估值(预测市盈率)往往高达40-50倍,远高于其他港股TMT同行,虽然比起内地神创板上百倍或是上千倍的市盈率,真是要小巫见大巫,但它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并不低(去年实现了近35%的回报)。

很多内地投资者可能并不熟悉,由于腾讯属于恒生指数的权重股,不少证券公司都提供了极大的杠杆比率,允许客户只需要放少量现金,用买入的腾讯股票做抵押,就可以完成整个交易。那些擅长窝轮或是期权工具的投资者,甚至可以动用更大的杠杆(不过本人并不建议初涉港股者玩这两种产品)去提升投资回报——这里必须指出,动用杠杆,如果看错,也可以令损失呈现相应的倍数效应。

但至少,香港市场为散户们提供了和大机构一样可以融资、做空、从事套利组合策略交易的机会。而且,不设涨跌停板和t+0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流动性。

最后也赶赶时髦,谈谈所谓的香港没落的问题。无疑香港经济环境近几年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几乎可以肯定,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短期内很难被国内任何城市撼动。近期很多看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文章,虽然表面上写的是宏观大视角,但感觉有不少是从小散户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是从国际大投资机构的角度来看问题。

这里仅举一个例子。近期有次和一个做中国市场股票的美国对冲基金经理喝茶,问他为什么选在香港交易港股(作为中国市场的替代品),而不去上海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直接交易A股。他反问道,我在香港从账户间转移10多亿美元去美国,几秒钟就可以完成,上海可以么?而且,他顿了顿说,去年6月以来的一些事件和变动,你觉得像我们这样的,还能去么?

Clipboard Image.png

当然,作为小股民,也想提醒那些小散们,其实香港没落与否,和个人炒股其实真没啥关系。2008年以来,全世界都在不断地唱衰美国金融霸权,都在看它的“好戏”,但另一边,仍然有大量的资金流入美股,令美国成为近几年表现最强的市场。不论A股、港股,还是美股,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符合家庭长远资产配置规划,并且能给个人财富带来较安全、稳定增长的市场。

(作者为兴业金融集团高级副总裁,文章转自秦朔朋友圈)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