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退休”,阿里将向何处去?

9月10日,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时刻,曾经的英语老师如今阿里帝国的掌舵人马云发布公开信宣布,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即2019年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9月10日,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时刻,曾经的英语老师如今阿里帝国的掌舵人马云发布公开信宣布,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即2019年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马云的离开引发了舆论的热议,这位神一样的励志人物,从草根艰苦创业一路坎坷走来最终成为商界巨鳄,展现了人生的精彩与不凡。不过对于投资人而言,真金白银之下,想必大家更关注的还是阿里离开了这位核心人物,未来公司又会变成什么样?还值不值得下注?

确实,回顾阿里的整个成长历史,其实也是马云个人的奋斗史,在中国,企业往往和企业家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所以想到格力我们忘不了董大姐的霸气,说起小米我们必然提及喊着风口的雷军,海尔的冰箱也只记得张瑞敏砸过,褚橙的火爆体现的更是“昔日烟王”一生的传奇跌宕。然而企业家终究不可能是永远属于企业,传承是一个想要长久发展的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企业家总有一天会离开,而他真正能够留下的,才是这个企业最为宝贵的。

那么,对于阿里巴巴这个立志要在商海存活102年的企业,马云又给它留下了什么?离开了马云掌舵的阿里,这艘巨轮在变幻莫测的互联网江湖又该走向何方,其核心的竞争力又是什么?值得我们探讨一番。

一 、风清扬留给阿里的三大法宝?

作为阿里001号员工,马云给自己的花名取做风清扬,这是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一位剑术高手,其在思过崖将绝学“独孤九剑”尽数传给令狐冲后,从此退隐山林,不问世事。这一次马云也生动了诠释了自己的这一花名,他于公开信里写道:“我想回归教育,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

老师,这是马云的老本行,其在大学毕业后曾经在杭州工业学院当了6年老师。而此前马云也曾在多个场合表达过自己最喜欢的职业是教师,其微博号的名称也一直是乡村教师。有意思的是就在马云公开信发表后,阿里巴巴官方微博还公布了马云的新名片。新名片列出了马云12个头衔,但紧跟在马云名字后面的,是“老师”两个字。由此种种也足见其对这一职业的热切追求。

不过如若回顾马云带领阿里一路创业经历,其实很多时候跟老师这一角色定位完全风马牛不及,然而也就是这样一位骨子里有着深刻“教师”意气的企业创始人,却为阿里带来了三大法宝,而凭借这三大法宝,在为这位商界大亨如今功成身退划上精彩注脚的同时,也完美诠释了中国民营企业的传承之道。

这三大法宝便是:1、合伙人制度;2、接班人体系;3、独特的企业文化。

1、合伙人制度

合伙人制度是阿里成立近20年最大的制度创新,也是让马云能够牢牢控制公司的重要制度,而凭借这一制度,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马云离开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实际上也正是由于阿里在这一制度上的突破,马云在2013年卸任公司CEO后至今的五年时间里,在新的CEO张勇的带领下,阿里的发展态势良好,冲劲十足,股价更是扶摇直上,由此也充分展现了这一制度对于公司经营和传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接班人体系

阿里的人才梯队分为三级,一是位于头部力量的总裁班;二是腰部力量的蚂蚁班;第三是腿部力量的基养班。早在2003年,阿里就对每个岗位进行了接班人的培训,其将文化、价值观及团队合作纳入到每个员工的考核之中。而凭借这一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架构,也有效的保证了阿里巴巴文化、制度的传承和稳定的人才供给。

3、独特的企业文化

马云之于阿里而已确实是灵魂一样的人物,但这也并非没了马云,阿里就不再没有灵魂。实际上阿里创造了一整套的企业文化及制度,无论是外界印象最深的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激情、诚信、敬业”,又或者还有在员工考核中特别加上“阿里人”这一评价指标,以此增强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感。其实阿里还高度重视员工的企业道德,而凭借一系列的文化制度,阿里有效的制约了员工的灰色行为,并积极引导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走向成熟。

虽然从上面来看,这三大法宝显得有点软,不过发掘细微之处,其是这些也都是依托于具体的事项进行分拆并也能够被化作可考量的因素,而这三者的融合也成为了阿里发展和传承过程中一个核心的组成元素。而有了这一核心元素,阿里才实现了接班过程中平稳过渡,稳健发展,企业持续进步这样一个正向反馈。由此如今的马云才能有勇气向大家承诺:“阿里从来不只属于马云,但马云会永远属于阿里。”进而挥一挥衣袖,洒脱离去。

二 、后马云时代?阿里的竞争力在哪?

如今留给马云在董事局主席位上的时间只有一年,这一年,马云将不断完成与继任者张勇的权力交接。然而马云离开之后,许多人不禁要问的是,灵魂人物走了,阿里还能稳坐中国互联网江湖的龙头地位并岿然不倒吗?

或许从以下三大点,我们能找到答案。

1、生态

作为一个护城河很深的互联网企业,阿里构筑了一个极其难以复制的生态体系。

这个生态体系,覆盖电商、新零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而凭借这一生态体系,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阿里犹如一个黑洞不断地吸入新的元素并变得越来越强大。而纵观当下在互联网江湖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其实并不多,能够看得见的也只有腾讯和阿里这两家公司,,所以我们也能看到这两家公司相较于其他互联网同行仅在市值表现上就已经存在几个数量级的差距。

此外由于阿里生态体系的存在,也逐步打开了这家以传统电商起家的公司的天花板,助力其不断未雨绸缪为未来布局的同时,也给阿里注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所以无论是从线上走到线下融合整个商业生态的新零售战略、亦或是在国内互联网人口红利见顶下开始从国内走向国外的全球化之路,都给了阿里更多的机会和成长空间。

另外仅以孕育于阿里支付环节的金融科技独角兽蚂蚁金服而言,根据互联网女皇丽·米克尔发布的第23份“2018互联网趋势报告”,其已经是紧随阿里和腾讯之后的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而根据最新一轮融资数据显示,蚂蚁金服的估值更是达到了1500亿美元。

而除却蚂蚁金服,阿里生态下的阿里云、菜鸟等板块也同样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这些内部板块在阿里生态体系内部不断融合发展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并迸发出极强的生命力,由此也构筑了阿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2、技术

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技术可以说是这一类型企业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成立20年的阿里同样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资源,而凭借高速发展的姿态,公司也高度重视对技术的投入,无论是在员工培训上,还是重点领域的布局上,都反映了阿里的大手笔,而阿里人也在这其中受益匪浅。

近年来持续的技术布局也让公司为未来的技术革命做了准备。公司在机器智能、IoT和区块链三大技术重点布局,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仅以区块链为例,PRdaily联合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TOP100”显示,2017年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中,中国入榜企业最多占比为49%,其次是美国,占比为33%。在2017年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TOP100中,阿里巴巴2017专利数量排名第一,专利数为43件,来自于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美国银行排名第二,2017年专利数为33件。

随着互联网竞争进入下半场,核心技术已经是驱动互联网公司实现进一步发展甚至是实现突围的重要筹码。对于阿里而言,凭借其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稳坐钓鱼台,其在用自身的核心技术助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构筑了强大的技术生态,能够不断孕育出新的创新,在把握时代趋势潮流的同时,赢得更多的先发优势。

3、人才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对于老师出身的马云而言,其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理解显然要来的更为深刻。而在阿里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同样也建立了强大的人才储备机制,公司猛将如云,即使经历几次重要的交接班都能不受太多影响而大步向前,由此公司也形成了现代企业稳定的接班人机制,而在这样的机制保障下阿里一路高歌猛进,展现了中国民营企业在经营传承上最具特色的一面。

实际上聚焦阿里的人才队伍,其多元化、国际化的特色尤为明显,而年轻化更是成为一种常态,而这也给了这个有着近20年发展历程的企业勃勃生机与活力。根据此前公开报道中的数据来看,阿里的合伙人中,有两位“80后”合伙人(天猫技术负责人吴泽明和蚂蚁金服副CTO胡喜),36位合伙人中,女性占三分之一。阿里资深总监以上的核心管理人员中,“80后”占到14%,淘宝总裁蒋凡是85后。阿里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中,“80后”已经占到80%,“90后”管理者已超过1400人,占管理者总数的5%。

任何一家企业,想在业务的赛道上取得持续的胜利,没有强大的人才梯队建设,就只能是痴人说梦。从这一点而言,阿里庞大的人才体系和管理机制赋予了这家公司最底层的发展驱动力,而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人才争夺战已经全面打响,阿里在这其中已经是优胜一筹。

三 、结语:

对于造梦者而言,哪怕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对于企业经营来说,只有砥砺前行,方显王者荣耀。

马云的“退休”对于阿里这艘已经发展了近20年并形成了强大的运作机制的巨舰来说,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意义重大。

正如马云曾说的:“没有无所无能的企业和企业家,只有在人才发掘、价值创造、文化组织等传承机制上不断进步和突破,才有可能让企业和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无所不能”。显然早已经看透这一点的马云,也为阿里提前构筑了这样一个体系,由此当他拂袖离去时,阿里仍然会一路领航,继续向互联网这片更深远的大海驰骋。而凭借其在生态、技术、人才等方方面面构筑的强大竞争力,阿里还将焕发出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其未来也将充满无限的想象。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