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他的萧条

每当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就知道,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太苦了!

作者:梧桐 投觉

来源:投觉

每当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就知道,但我从不走,为什么?

因为太苦了!

——《闻香识女人》,马丁·布莱斯特

在一百年前,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约瑟夫·熊彼特重演了西方历史上最著名哲学家的对抗——才华横溢、精明机智、锋芒毕露的诡辩者巴门尼德,与动作迟缓、面貌丑陋,但却富有智慧的苏格拉底之间的论辩。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没人比凯恩斯更有才气,更精明,而熊彼特则表现得平淡无奇——但他有智慧。

聪明赢得一时,而智慧天长地久。

熊彼特从一开始就坚信一点,经济学的中心问题并非均衡,而是结构性变化。只有当经济吸收了变化的结果,永远改变了它的结构时,经济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在动态不均衡中建立社会,也惟有这样的社会才具有稳定性和凝聚力。 

而企业家扮演着这种动态经济中的英雄角色,他们是利润的来源。我们发展到今天,并非得益于复原力这样局限性的概念,更非得益于政策制定者,而是得益于一些甘愿冒险、甘愿承担失误后果的人,他们是值得社会去鼓励、保护和尊重的人。 

凯恩斯却始终相信货币的力量。他有一句名言,长期来看,我们都将死去,然而,他却忽视了货币力量的边界。长期来看,信用扩张也会死去,因为,树永远不会长到天上去,货币的泛滥最终会杀死它自己。 

回顾过去四十年这片土地上的货币泛滥和信用扩张,这有一点像是过去这些年这个星球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膨胀。

 

随着全球变暖,极地冰盖融化,从地球反射回太空的阳光就会减少,于是地球会吸收更多的热量,使温度升得更高,冰盖也融得更快,一旦整个循环超过临界值,就再也无法阻挡,就算人类从此不再燃烧任何煤、石油和天然气,极地的所有冰层也将融化,那将是一片万劫不复的景象。 

我们必须开始戒掉货币泛滥和信用扩张这种瘾,不是明年,不是下个月,而是今天。 

经济本身具有繁荣和萧条的周期性特征,就像万物的成住坏空、生住异灭一样,任何的抗拒和抵制,都只不过是宿命的反抗。

即使没有任何技术或商业上的过失,或者投机热潮,或者毫无依据的乐观与悲观,即使每个人都有长远的预见的天赋,但是,仍然会有周期性地运动——尽管是以一种温和的方式。 

萧条的唯一原因是繁荣。 

繁荣从自身创造出一种客观的状态,这种客观状态,即使忽略所有附带的和偶然的因素,也会结束繁荣,很容易地导致危机,必然产生萧条,从而导致一个暂时相对稳定的和没有发展的状态。这种萧条,我们称之为再吸收和清理的“正常”过程,以危机的爆发为特征的一系列事件——恐慌、信用扩张的崩溃、破产的扩散以及更进一步的结果——我们称之为“清理的不正常过程”。 

当繁荣发展到一定阶段,它必然需要一场萧条去出清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些畸形的东西、一些刚性的东西、一些有违系统继续进化的东西。而当整个生态系统吸收新的元素、创新、变革之后,一种新的繁荣会战胜萧条,从而出现“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生机景象。 

再一次开始的发展是一个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旧过程的继续。也即是说,旧的故事结束,新的故事产生。而在新旧故事的交替期,就是一片混沌世界,一段混乱的时光,我们正在经验这样的时光。 

萧条是经济自我再生的机制。简单地说,萧条是经济生活使其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一个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它可以积极地进行破坏和更替、选择和重组。也因此,萧条对于历史、技术、人文以及所有事情的发展,都有存在的必要。 

然而,政客们并不这么认为,他们总是试图人工制造出一个赫胥黎式的美丽新世界。干预主义者和社会规划者把经济误当作需要他们来修理的洗衣机,结果一个裂缝,混乱照了进来,最终引发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就像1929大崩溃,华尔街股市下跌之所以那么严重,并不是因为充满了劫掠的资本主义体系没有得到限制,而是因为政府始终通过扩张信贷,进行通货膨胀的方法使繁荣人为地延续下去。股票市场持续下跌,现实经济每况愈下,并不是因为政府干预得太少,而恰恰是因为它干预得太多了。 

过去这四年,我们经历的故事比过去四十年都要多。有关于万众创业的故事,有关于金融创新的故事,有关于自贸区的故事,有关于一带一路的故事,有关于雄安的故事,等等等等。然后,我们看到这一个个故事就像交错的杯子,一个个碎裂了。 

塔西佗陷阱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往往是由一个个的坑组成的。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讲太多的梦想,阿里有阿里的梦想成就,而腾讯也可以有腾讯的灰度成就。一个具有活力的生态系统,应该是任其涌现,而不仅仅是梦想和肆意的自我渲染。 

世界比棋盘复杂得多,人的理性不足以完全理解,于是,即便理性的政客,也经常做出非常愚蠢的决定。由于缺乏高阶思维和逆向思维,干预会导致不可预测的二阶和高阶反应,然而再度出手干预来纠正衍生影响和长尾效应,结果又派生出一系列不可预测的反应,每一个都比前一个更糟糕,这就是我们目前的景况。

纳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认为,如果反脆弱性是所有幸存下来的自然(和复杂)系统的特征,那么剥夺这些系统的波动性、随机性和压力源,反而会伤害它们。它们将会变弱、死亡或崩溃。

我们一直在通过压制随机性和波动性来削弱经济、我们的健康、政治生活教育,甚至几乎所有的东西。这种自上而下的政策和机制正在伤害着整个生态系统:它们的所作所为实际上侵犯了系统的反脆弱性。 

我们可以给出的建议是,这些政客真应该去听听企业家的、会计师的、律师的、农民的、快递小哥的、农民工的、孩子的声音,然后,不要去干扰我们不明白的事情。

现实生活远比我们记忆中的生活更加错综复杂,我们的头脑倾向于将历史以更平稳和更线性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导致我们低估了随机性。事实上,当你寻求秩序,你得到的不过是表面的秩序,而当你拥抱随机性,你却能把握秩序、掌控局面。这非常具有幽默意味。

每当证券市场陷入混乱,我们总能听到一些安抚人心的话,譬如经济状况基本健康,或者干脆就是基本情况是好的。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们应该明白,某些事情情况不妙。 

周一(2018年8月27日)的A股市场格局,让梧桐想起了2017年的527新规之后的再续一命,以及再割一把。这就是这个市场的有趣之处,也是无趣之处。而从过去A股几个交易日市场格局来看,这次GJD想故伎重演的难度非常大。 

世易时移,无论是基本面,还是投资者预期,当下的景况和2017年中期不可同日而语,又或者说,整个产业系统和金融系统都在坍塌的过程之中。 

熊市周期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各式各样的旁氏骗局(Pyramid Scheme)拆穿,风险偏好下降,风险溢价上升,流动性趋于紧张,以及最为重要的是,估值的均值回归甚至破位,因此,在市场完成自我延伸的逻辑之前,不可轻言拐点。在这样的局面里,如果投资者将赌注押在种种徒具表象的投资逻辑,而不是估值层面,那么,毫无疑问,你暴露了自己的风险敞口。 

也因此,我们可以给出的策略建议,仍然是知止,也就是什么都不做,这虽然非常无聊,但是,不输,即赢。 

在生命世界和投资世界,最常出现的元素是冲动、激动、心动引发的进击,也因此,知止成了最艰难的部分,我们习惯以心潮澎湃为荣,却不曾有心如止水的经验。心如止水,这里的止,并非意指停止,而是无缚无着地流动,自由自在地流动。 

真正的知止,并非减少进击,而是超越进击。是对于休息的接受,对于无聊的接受,对于旁观而不进场的接受。悲观并非消极,就像乐观也非积极,悲观与是否消极无关,悲观是闻见风险的气息,做好防御工事,然后,蹲下身来,埋入掩体,等待。动善时。不善时,不动如山。王阳明说,凡人智能相去不甚远,胜负之决,不待卜诸临阵,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 

无知止,不投资~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