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婚姻,我更相信玻尿酸,因为它每次都会有效

回到文章开头说的现代女性三大刚需,分别是变美、撩汉、赚钱。如果说变美对于女性是刚需,那么这种刚需又是为了什么呢?

作者:游凡  翁放

今天是女王节,我们来聊聊被称为当今女人三大刚需之一的“变美”。

文章标题来自曾红极一时的美剧《欲望都市》,片中的女主角之一Samantha就是医美的忠实拥护者。

然而也许她都不知道的是,如今由女性消费者主导的医美业,历史上长期却都是为了男性服务的。因为无论是像割双眼皮这样的小手术,还是肉毒杆菌这样的加强疗法,最早的起源都是战争。

历史上的医美:产生于战火,为男人而生

朝鲜战争时期,面对前线运回的源源不断的伤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召集了全世界最优秀的外科医生来对伤员进行身体修复——这其中就包括面部五官修复。

外国医生们在韩国留下的这套修复技术,成为后来韩国整容业蓬勃发展的基础。 

而美国外科医生拉尔夫·米莱作为其中的一员,在给一个快70岁的老人修复五官时,突发奇想顺带把人家眼皮给割成双的了——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例单眼皮手术,韩国人通过这项技术神奇地摆脱了祖祖辈辈单眼皮的限制。


而再往前推,对于古埃及和古印度的人们来说,他们倒不太担心双眼皮的问题,但对鼻子的修复需求却十分迫切。

早在公元前3000年-2500年,古埃及的一些文献里就记载了鼻整形术。后来这一技术被传至古印度,印度的医生们发现这项技术实在解了燃眉之急:在当时的一些战争里,战俘们往往会被割掉鼻子作为惩罚,而当他们回到家乡时,可能面临“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尴尬局面。

image.png

到欧洲中世纪时期,用病人面部其他皮肤来修复鼻子的操作,被大量应用在受伤的士兵群体,以及……梅毒患者。

image.png

人们在鼻整形上的长期实践,让外科医生们对人类皮肤的操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而现代意义上的拉皮手术,则要等到下一场战争的来临。

一战让人类第一次体会到现代战争的可怕。飞机、坦克的发明,让士兵们脸部受伤的概率大大增加。荷兰医生 Johannes Esser 在大量抢救伤员的实践中,逐渐掌握了日后成为主流的面部修复技术:皮肤移植术,简称“拉皮”。不多久,战争双方的英德就将这项手术用在自己的后方。

当时的美国也漂洋过海,积极投身到这场把欧洲打得稀烂的大战中。远在后方的美国企业也没闲着,加大马力为前线士兵生产肉类罐头。但与此同时,肉罐头中毒的事件却层出不穷。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经过研究发现,火腿肠在罐头这样的厌氧环境中会产生肉毒杆菌,这种细菌毒性极强,能阻止人体组织的运动,但却时还不影响人的正常精神活动。

image.png

厌氧特性让肉毒杆菌在密封的肉罐头里快乐生长,直到1920年瑞士裔美国兽医科学家Karl Friedrich Meyer发现了加热可以灭活肉毒素,才挽救了岌岌可危的罐头业。

但在当时男性主导的医学界,人类并没有意识到肉毒杆菌能有别的什么作用,主要的关注点在它“毒性能致命”上。二战时,美国陆军化学部队(U.S. ArmyChemical Corps)开始在马里兰州研究肉毒素的武器化。肉毒素由“饮食杀手”走向战场。

不过战争还是从根本上促进了肉毒素的进化,人们发现了将肉毒素浓缩并结晶的技术,肉毒素的临床使用变为可能。

于是战后,肉毒素被眼科医生们用于治疗——斗鸡眼。

image.png

照这个趋势下去,大概医学界可能永远不会发现肉毒素真正用途的那一天。医美技术通常由男性创造,但发挥它最大用途的,往往是女性的天赋。

1987年,加拿大眼科医生Jean又一次给患者注射完肉毒素后惊讶地发现,患者不仅眼睛不痉挛了,眉头间的皮肤也不皱了。Jean回家跟老公Alastair Carruthers(也是眼科医生)说了这一美容上的重大发现,夫妻二人一合计发现这是个大机会:在那个时候,皮肤科面对皱纹往往束手无策。

image.png

在一系列研究和临床观察之后,Carruthers夫妇于1990年在医学期刊发表了用A型肉毒素治疗眉间纹(川字纹)的研究,从理论上为肉毒素在医美上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和平年代的医美:女性创造的第四大服务业

自从Jean从女性角度发现肉毒素的新用途后,现代意义上的医美才真正迎来新生,并在短短几十年,爆发成为继房地产、汽车、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服务行业。

近年来,全球医美行业发展速度平均呈 20%左右的增长态势。在所有美容项目中,女性消费者超过了2036 万例,占到了总量的86.2%。

image.png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女性几乎“垄断”了医美行业,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

女性在和平年代的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渐撑起半边天,再加之战后如火如荼的平权运动,主要国家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幅提升。

image.png

逐渐有了决定权的女性,一旦释放出自身的爱美天性,就足以让从前“为男性而生”的医疗美容行业,变成了“女性消费者垄断”的医疗美容行业。

甚至在金融危机期间,医美行业也是为数不多保持正增长的行业,可能是因为萧条期间女性们更需要通过医美来放松心情吧。

除了作为消费者,女性也作为商业领袖,运用她们天生对美的敏感,在医美行业大展拳脚。

1998年,中国第一台强脉冲激光设备安装成功,项目背后的负责人彭国红,当时是武汉奇致激光的企业策划部部长。

那时以激光技术为基础的“光子嫩肤”,开创了医美无创整形的新纪元。彭国红在了解到这项技术后,认定它未来在中国必将大火,果断带队去日本了解强脉冲仪器的实际应用情况,回来后跟团队一起结合黄种人皮肤特点改进了“光子嫩肤”技术。

现如今,光子嫩肤已成为微整形的第三大医美项目。

彭国红从做销售出身,2001年一路做到奇致激光总裁,靠的是对市场的敏感和对技术攻坚的执着——活脱脱一个在医美行业的董小姐翻版。

这种对技术创新的坚持,还体现在国产玻尿酸厂商华熙生物的发展历程中。

一开始,华熙生物只是玻尿酸的原材料生产商,但掌舵人赵燕却不满足于此,在她的坚持下,华熙生物开始自主生产玻尿酸成品之路,最终在2012年拿到CFDA的生产批文。

image.png

在赵燕的领导下,华熙生物已是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生产商,并且一路从原料生产,拓展到产品供应再发展到医美服务商。

这种女性高管推动企业发展的例子,在医美行业还有很多。我们做了一些主要医美企业女性高管情况的统计:

image.png

尾声:中国医美行业的“红与黑”

在中国,医美行业较其他国家有着更具优势的发展条件:

据《经济学人》统计,中国城市女性就业比例近70%,这一比例不仅远高于日韩,也高于英美法等发达国家。有工作就有财务发言权,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5万元以上的中国城市女性都是医美的潜在消费人群。

不仅如此,现代医美在微创、无痛和安全上做足了保障,使得广大女性在谈笑间就让自己变得更美。

这个行业还有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大多数医美项目都有一定的“保鲜期”,比如玻尿酸会被人体吸收,需要定期补充。时间一过,就如同过了12点的灰姑娘,消费者面对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落差,不得不继续“医美”。

这就是医美行业“高价高频”特质的由来,“成瘾性”让这个行业成为一个偌大的好生意。

这个行业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还不多,原本港股的领头羊华熙生物科技(0963.HK)在去年底选择了私有化退市,目前只剩下从复星医药拆分出来的以色列医美器械提供商SISRAM MED(1696.HK)和恒大旗下的医美机构恒大健康(0708.HK)各撑起半壁江山。

而在A股上,多是收购了医疗美容机构的概念股,例如以前做地产商的苏宁环球(000718.SZ)、与韩国达成合作协议的好当家(600467.SH),以及投资韩国整形机构DMG,誓做A股医美第一股的朗姿股份(002612.SZ)。

回到文章开头说的现代女性三大刚需,分别是变美、撩汉、赚钱。如果说变美对于女性是刚需,那么这种刚需又是为了什么呢?

免责声明:本文由云锋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发布于本平台,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涉及风险。

来源:云锋金融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